当天下午,滨湖医院就派出心血管科的专家来到烟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为社区居民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下一步,除滨湖医院外,包河区还将与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合肥市三院等多家三级大医院组建医联体,并逐步实现医联体工作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区卫生部门表示,希望通过医联体的运行,把更多的医改便民、惠民政策普及到全区所有居(村)民,并逐步引导群众建立“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理念,从而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据了解,包河区卫生部门今年还将在人员编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用房、社会办医市场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医改“大动作”,优化统筹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合肥市滨湖医院体检,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周京萍 黄华 徐汐颜
■相关链接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
据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联体建立后,滨湖医院将根据居民需求,每周选派心血管科、内分泌科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坐诊,社区居民不用到大医院也能看上专家号此外,滨湖医院还将对社区全科医院进行技术指导,社区医院患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转诊滨湖医院,并免收专家挂号合肥市寿春中学学费费,在床位、检查等方面给予最大便利“通过挂牌坐诊、培训带教、远程会诊、重点专科扶持、接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深造等,创新医联体内部运行机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最终惠及老百姓”该负责人说
从4月1起,合肥市新一轮医改实施后,希望能建立起“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而实现这一体系的途径就是“医联体”
5月4日下午,烟墩街道孔桥村的居民朱宏梅来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来自滨湖医院的专家诊治“我患有多年哮喘,经常去医院看病,很是麻烦以后可就不愁了,咱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朱大姐高兴地说
为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三2015合肥市中考成绩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5月4日,包河区与滨湖医院共同组建的全市首个“医联体”正式挂牌成立医联体以滨湖医院为核心,包含烟墩、义城、骆岗、淝河和大圩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涵盖我区5个街镇,惠及近40万常住居(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