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趣谈合肥过年的习俗

节日趣谈合肥过年的习俗 时间过得真快,小年都过完了!有人说北方人过年二十三,南方人过年二十四,不管天南海北,新年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各家各户红红火火地做着各种过年准备,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同学们,你知道合肥过年习俗有哪些吗?下面我们来一起侃侃合肥过年的一些习俗。1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你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你一家。灶王爷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你一家人今年的一言一行,因此你家里就要送灶王爷去天上,送灶王爷的这个仪式就叫“送灶”。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王爷接回家来,就是将新买来的灶王爷像贴到灶台上。因灶王爷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才有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一说),以祈求灶王爷降吉祥于全家人,多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也是为了祈福明年。2贴“福”字、春联、红联合肥民间过年,在贴春联的同时,时兴贴“福”字。贴时要将“福”字倒过来,意即福到了。“福”字也可采用将“福、禄、寿”三字组合的形式写成,寓多福、多寿、财运好。同时也要贴各类小红联,如在灶神位上方贴的小红联,内容为“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在禽畜笼舍贴的小红联,内容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橱柜则贴以丰衣足食、吉祥如意、财运亨通一类内容的红联。3扫尘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4祭神拜祖此活动在吃年饭前进行。以表达人们在欢度新年时,不忘先祖和神灵佑护的恭敬之心。5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有几道传统的菜,都被赋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年年有余是好的兆头,所以年夜饭的菜单上一定要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鸡”和吉祥的“吉”谐音,大吉大利的好彩头让我们的年夜饭不能少了它;丸子则代表团团圆圆;青菜豆腐,指平平安安。值得注意的是,年三十在吃米饭时,不能将其全部吃完,要稍微留一点,叫做留仓底或锅底,希望粮食丰富、年年有余。6压岁钱除夕吃罢年夜饭后,晚辈要向长辈辞岁,祝长辈人快乐、健康、长寿。长辈人则要给晚辈人压岁钱,祝愿晚辈人茁壮成长,成龙成凤,早成栋梁之才。亦有人家习于孩子睡觉后,将压岁钱放于孩子待次日早起穿着的新衣或新鞋子内,有时还另加放方片糕,祝愿孩子来日步步高升。7三天年、拜年合肥本地有三天年一说,即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年初一一般都是到叔父、本家长辈家去拜年;初二到岳父母、舅舅家拜年。从初一到十五,基本都是以拜年为主。拜年要带礼品的。以前是习惯两条糕(寓意“步步高升”),一袋糖。现在多是烟酒水果。如果前一年家里有长辈去世,晚辈年初前三天是不能出门的,且在门上贴黄色的对联,第二年是蓝(紫)色对联,到第三年才能贴红色的。8送年初三、初四合肥送年。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表示新年假期已过,平日正常的生活秩序重又恢复。一些在年期居家接待亲友的老人,通常在这天往亲友家作礼节性的回访,作为对亲友在年期前来拜年、看望、问候的答谢。9七不出,八不归正月走亲访友,忌在初七、初八和初九三天动步。俗有“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之说。另一说法,“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介绍完各种年俗,顺便提醒您,别忘记了寒假里这些有趣的作业:

“幸福”活动

每天亲子交流至少10分钟以上;每天亲子共读《国学》20分钟以上;每天亲子运动30分钟以上。引导孩子设计一份活动记录卡,开学初进行班级评选、校级评选、并予以表彰,同时在学校“礼誉南国”







































北京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zy/7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