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解读合肥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合肥在众多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预计,年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0%左右;
财政收入完成.1亿元、增长11.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亿元。
合肥在全省经济首位度不断提高,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
国家也赋予合肥新的战略定位——
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
年,合肥又定下了这些小目标——
“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创新,已然成为合肥建设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正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加快建设中科大高新园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推进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离子医学中心、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等重大工程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
加快推动中科大先研院、北航合肥科学城等建设发展,完善提升协同创新平台功能。
规划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成安徽创新馆,形成面向全球的创新成果路演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省创新发展新引擎。
新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户。
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城市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全要素、开放式、便利化众创空间和特色小镇。
集聚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创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以上。
“老百姓最关心的住房问题”让“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十条新政”,合理增加居住用地和住房供应,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加强公租房分配和入住管理,强化市场联合监管和舆论引导,真正让“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吸引内外资金融机构、功能性总部在肥落户,加快筹建民营新安银行,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加快打造“基金丛林”。创新财政金融产品,落实“税融通”、“”政银担合作等政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建投、产投、兴泰等国资运营平台在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修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加大PPP模式推广应用力度,推出一批示范合作项目。“我们合肥是世界级长三角副中心”全面融入长三角全面融入长三角,在交通设施、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与沪宁杭等城市联动发展,深入推动合肥上海双城合作。
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商合杭、合安客专等高铁建设,启动合宁、合六、合马等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全面融入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
深化与沪宁杭等城市联动发展
深入推动合肥上海双城合作
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
推动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
加强与皖北、皖西结对合作
加强与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交流互动,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
推动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与芜湖、马鞍山跨江联动,与宁杭等都市圈对接互动。“肥东、肥西、长丰,今年看好你们哦”明确五县(市)发展定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层次。完善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强产业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园区整合和扩容升级,推动开发区、城区都市产业园与县域工业园区合作共建一批大项目。肥西、肥东、长丰三县加快与中心城区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巩固提升全国百强县位次;巢湖市要彰显湖光山色特色品质,加快建成一座靓丽的明珠之城,庐江县要加快副中心建设,争创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新典范,共同冲刺全国百强县。“合肥地铁每年都要通一条”确保2号线下半年建成通车发展地铁经济,创新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提高建设速度和运营效率,确保2号线下半年建成通车,3、4、5号线加快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保障能力。启动长江中路街区改造工程,实施老城隍庙片区、淝河片区等改造,突出老城区特色风貌和合肥历史记忆,整体打造一批有品位、有内涵、“最合肥”的文化街区。“合肥公共自行车方便又萌萌哒”开展公共自行车服务试点深入创建“公交都市”,优化提升公交路线覆盖广度、运行效率和通达深度,加快形成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普通公交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客运网络。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在老城区、高校园区、开发区、轨道交通线周边区等开展公共自行车服务试点,推动多种交通工具“零接驳”、“零换乘”。加强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建泊位1万个以上。提升城市夜间文化品位。深入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搬迁改造,全面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形成社区15分钟生活圈。“雾霾?合肥要对你SAYNO”加强雾霾治理加强雾霾治理,重点推进工业"三废"治理,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标准,完成禁燃区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加强机动车路检、抽检和遥感监测,开展高残值黄标车技改;严控道路交通、施工工地、料场、裸露地面等扬尘污染,推进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全密闭运输;开展全域全面全年秸秆禁烧,大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从幼儿园到大学,合肥教育越来越棒”多建群众上得起的幼儿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幼儿园,多建群众上得起的幼儿园,城区建成使用幼儿园24所,新开工建设51所。继续实施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加快优质教育均衡化,实施消除大额班计划,提升中小学生午餐服务工程城乡覆盖率,加快推进合肥新四中、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市特教中心北校区建设和巢湖二中迁建,城区建成使用中小学25所,新开工建设35所。全面创建美丽校园,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打造教育名城。支持中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工大、安大等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合肥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打造大学之城。“健康卡,合肥人要人手一张了”启动居民健康卡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三医联动",实现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医疗救助、多元化健康服务等"四个全覆盖"。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实施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市一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市三院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启动居民健康卡工程。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建设市一院、二院老年护理院等示范项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健身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构建10分钟健身圈,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健身工程。广泛开展青春毅行等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打造世界铁人三项赛、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等环巢湖体育品牌赛事。“实施合肥全民参保真是太幸福”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构建大众创业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深入推进青年创业计划,加快青年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制度衔接服务,推进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完善低保政策,加大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力度。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打造一批示范养老社区。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建立和完善监测评估、返贫预警机制,探索制定低收入群体扶持政策,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年,合肥要做的,还有很多——
现代产业体系争创“中国制造”示范城市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引领未来的产业集群,让“合肥制造”成为支撑合肥发展的坚强基石。在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高端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燃气轮机、智能机器人、语音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力,加快推动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京东方10.5代线、康宁液晶玻璃基板、晶合晶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智能化工厂改造为突破口,以家电、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亿元,积极争创“中国制造”示范城市。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推进万达文旅城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庙·姥山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半汤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商圈布局优化和升级改造,打造精品特色商业街区,争创国家级中央商务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造环巢湖大道、滁河干渠沿线绿色风光带
打造环巢湖大道、滁河干渠等沿线绿色风光带,强化外环高速等绿化廊道建设,抓好沿派河大道等省级示范段创建,推进柏堰湖、王咀湖、少荃湖等片区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加快肥西三河、庐阳董铺、巢湖半岛等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新建森林长廊.8公里。完成城镇园林绿化新增、改造面积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庐州公园二期、四季花海C区等公园游园60个以上,进一步提升公园及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统筹推进农村道路、河渠、水库、塘坝、庭院等绿化,完成成片造林5.4万亩。国家自贸区提升开放平台积极争创国家自贸区。规划建设国际内陆港,加快申报国家铁路开放口岸,不断提升"合新欧"班列运行能力;建成启用航空港食用水生动物、药品进境指定口岸,努力开辟国际航空货运新航线;大力引进国际干线船公司和货代船代企业,推动水运港吞吐量稳定增长。加快综合保税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出口加工区争创综合保税区,建成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新区要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当好龙头,经开区要在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中率先突破,新站高新区要在创新发展上提升总量,合巢经开区要在高端产业培育发展上奋力争先。拓展国际合作加快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推动汽车、家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优势产能和产品"走出去"。加快中德(合肥)智慧产业园、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侨梦苑"等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开展并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推进国际友城交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积极争取承办专业化、高端化的国际会议、国际论坛。合肥晚报记者黎静李京鹏杨赛君丨采访报道H5制作:何珊珊编辑m
我们有幸见证大合肥的一步步崛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看看新的一年
合肥人的哪些心愿都会实现!
小伙伴也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来感受合肥人们
即将实现的新年愿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跟着你的新年愿望,看合肥的新变化!
↓阅读原文,快来戳我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