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政府年为民办实事交出漂亮

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114/4517271.html

去年,合肥市实施了2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一年来,合肥市各级各部门努力克服疫情汛情影响,精心组织民生实事项目实施,20件事项总体进展顺利。其中,4个事项超额完成任务,16个事项全面完成任务。如今,老人上下楼更轻松了,家长上班更安心了,菜市场买菜体验更舒适了。

公共服务

加装电梯两年累计开工部建成部

安医大宿舍区位于蜀山区,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八成以上为6~7层的多层住宅,目前住户大都是退休教师,不少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90多岁的。得益于合肥市政府实施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如今小区里已经加装了多部电梯。从“楼梯房”到“电梯房”,老人上下楼方便多了。

去年,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成使用部,正在施工部,完成审查手续即将开工15部。两年来,累计开工部、建成部,惠及95个小区、人,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出门难”问题。

与此同时,去年全市还顺利建成了29个居民活动中心,每个中心平均提供7个特色服务项目,涵盖健康咨询、生活照料、法律援助等,月均接待群众约人次。

“课后服务”已经覆盖39.3万中小学生

“我平时下班晚,工作特别忙,每次接孩子都要向单位请假,把孩子接回单位还要继续处理工作,分心又累人。”陈女士的情况,是不少上班族的普遍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两年,合肥市通过开展“三点半”课后服务,目前已经覆盖全市所中小学,占全市中小学校45.2%。其中,年所小学,年所小学、所中学。

如今,已经有39.3万中小学生课后可留校参加阅读、自主作业以及机器人、3D打印等多种课程,有效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问题。

医院“一码通”发卡超万张

预约挂号、医疗医保缴费、查用电子病历……如今,在合肥市医院,这样的“一码通”医疗服务已经不再新鲜,以往那种“一院一卡”和医院挂号缴费排长队等问题已越来越少。

去年,合肥市发卡万余张、用卡万余次、移动支付交易金额5.2亿元,实现在全市公立卫生机构跨院使用,破除了就诊“一院一卡”的壁垒。

去年,全市还优化、增开了公交线路58条、21条,线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家门口”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此外,合肥市还连续3年建设城市阅读空间处,接待读者超过万人次。

城市设施

三年累计建成投入使用泊位个

部分区域停车难,这是不少城市都面临的难题。去年全年,市区新建15处停车场、个停车泊位,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泊位个。连续三年,全市已经累计建成投入使用泊位个,城区停车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合肥市还首次将拥堵点治理纳入为民办实事范围。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排名中,合肥市已经从年的第10名,下降到了年的第30名。

三年累计新建改扩建菜市场个

去年,合肥市城区新建菜市场12个,三年累计新建改扩建个,正在建设36个,覆盖城区约95%的居民小区。如今,改造后的菜市场软硬件水平大大提高,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卫生,档次越来越高,市民的消费体验明显改善。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也在慢慢养成,而餐余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有保障。如今,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项目已经基本建成,肥西餐饮及厨余垃圾处置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些都将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处置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

环境改善

主城区已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余处

连续两年,合肥市实施建设小公园小游园,去年全年建成7个,累计建成群众身边的公园31个,市民在家门口娱乐休闲有了更多好去处。同时,合肥市还推进健身场地建设,全年建成全民健身苑个、笼式健身场16个、笼式篮球场10个,群众就近健身锻炼也更为方便。

最近几年,共享单车逐步融入了大家的生活,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是随之而来的乱停车问题也让人头疼。在这方面,合肥市以供需平衡、规范有效为原则,加强共享单车专项整治管理。目前,主城区单车总量控制在31万辆以内,压减15万辆,已经设置停放点余处。

针对部分区域如厕难的情况,去年,合肥市区新建改造公厕26座,增加了无障碍设施、专用厕位等人性化设计,公厕硬件水平、使用舒适度等大幅度提升。

治理提升

公共场所累计设置心脏急救设备套

年和年,作为合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之一,由合肥市红十字会牵头在公共场所实施医疗急救工程项目。目前,已在地铁站、汽车站、体育场馆、旅游景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累计设置心脏急救设备套,培训救护员名,并成功施救病人2例。

如今,在市区的重点区域,随处都可以看到公安警务站。市民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民警“随呼随到”。连续两年,合肥市建成公安警务站48处,处置警情更加及时,服务群众更加便捷。

此外,合肥市还不断加强饲养宠物管理,累计发放犬牌7.6万枚,劝阻不文明养犬行为1.3万余起,下半年涉犬警情同比下降15.6%。

全市智慧平安小区的总数已达个

远程开门、访客管理、报修投诉、周边生活服务……如今,不少老旧、三无及回迁小区的居民住得是越来越安心了。去年,合肥市完成了个老旧、三无及回迁小区的智慧平安小区建设。

目前,全市智慧平安小区的总数已达个。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智慧平安小区管理系统,警方还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小区可防性案件降低80%,个智慧平安小区实现零发案。

此外,去年合肥市还实施了燃气安全工程,受理老旧小区开通管道燃气工程项目28项、惠及户居民;改造铸铁管网,完成道路管网整治34.9公里、小区管网整治83.2公里、箱涵整治5处,惠及8.8万余户居民。

相关新闻

全力为民办实事,合肥“不差钱”

合肥市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过去一年来,通过实施为民办实事事项,一批公共服务的痛点问题实现破题,一批城市设施的焦点问题明显见效,一批人居环境的改善工程提标扩面,一批社会治理的提升工程守护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这20个事项当中,有4个事项超额完成任务,分别为“惠民菜篮子”、增开公交路线、新建改建公厕、增设心脏急救设备等,任务完成率分别达%、%、%、%。其中“惠民菜篮子”工程在疫情期间持续稳价保供25天,全年惠民活动天数达79天,累计拨付.9万元。

在资金保障方面,合肥市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去年,市县两级财政对20件事项总投资约14.76亿元,其中市级5.46亿元,县级9.3亿元。在这当中,十个工程类项目预算安排13.66亿元,实际拨付13.61亿元,资金拨付率达到99.6%,尾款待项目验收后及时拨付;十个补助类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有序发放,共拨付1.1亿元。

建议适当提前启动次年项目谋划工作

项目推进与部门预算编制需更好衔接;工程类项目用地瓶颈较为明显;建后管养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针对为民办实事事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合肥市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多条针对性的建议。

一方面,建议对一些连续实施已进入常态化推进的项目及时更新,将当下群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wh/19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