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合肥端午民俗,你知道几样

老合肥端午民俗,你知道几样 “一年中让大家有几回饮食娱乐的机会,我想也是很好的,端午就是其一。”——周作人《端午节》

民间过端午节是颇为隆重的,除去赛龙舟、悬艾草、佩香囊、吃粽子等比较普遍的庆祝方式之外,合肥另有一些因民情民风而生的本土习俗。

吃吃五黄黄老辈的合肥人都知道,合肥旧时曾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即端午节一般是早上过,中秋节一般是晚上过。端午节那天,清早起来一定要吃粽子和绿豆糕,家里老人还会点盘香,挂在屋子里,家家户户要挂艾草、菖蒲,这些可以祛病除灾。合肥人吃粽子其实不太分咸甜党,但最传统的还是小巧的白米粽,蘸糖用筷子戳起吃绿豆糕,自家做的不太讲究花纹,而且一定得当天吃了,不然油味儿变齁就不好入口了老合肥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就是端午中午吃“五黄”——“烧黄鳝、拌黄瓜、烧黄鱼、咸鸭蛋黄,喝雄黄酒。”合肥民间相信吃了‘五黄’就会五毒不侵,四季平安。烧黄鳝拌黄瓜烧黄鱼咸鸭蛋黄喝雄黄酒另外,端午节这一天还要吃花糕和苋菜,花糕是用发面加糖蒸制,形似元宝、蝴蝶,表面以红色花点点缀,为儿童爱吃的应时点心。苋菜也是不可缺少的应时菜。俗谓饮雄黄酒可防生疥疮,吃苋菜可净腹,土话叫“打朗肠子”。炒苋菜,一定得加蒜粒炒五五毒随身戴香包包合肥人过端午除了吃的方面有讲究,在穿和装饰的方面也颇有特色。在这天,人们会将绣上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这“五毒”形象的红肚兜给小孩子穿,认为可以驱“五毒”,防瘟疫。同时,还要赠送香包给小孩子,香包又叫香荷包,一般为鸡心形、粽形,内装有雄黄、艾草等中药成分,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绣有“五毒”的红肚兜香包佩佩戴辟兵符符按《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合肥还有给佩戴“辟兵符”的习俗,所谓辟兵符并不是什么纸符箓一类,而是赤白黄青黑五种彩色丝线系在手臂之上,可辟兵疫。关于系五彩丝线的由来则是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日,因此这一天都要以五色丝线缠绕手臂,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趋避凶器和恶鬼。安徽怀宁,妇女们把五彩线系在手臂上,认为可辟兵疫。地处江淮之间的合肥亦是如此。(《嘉庆合肥县志》:“端午,食角黍,饮菖蒲酒,簪艾虎,佩辟兵符,为竞渡之戏。”)大约因旧时此二地兵祸不断,故有此祈愿也未可知。赤白黄青蓝五彩丝线做的手镯净净空气气合肥人谚语“吃过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说的就是端午之后正是天气渐热,虫类繁生,病毒开始流行,各种传染病纷纷伺机侵蚀人体健康,故而此时应当重视预防。端午节焚烧各类中草药品,可以清洁空气,比如燃烧苍术、白芷、艾叶等,今天合肥城内燃烧苍术等中药的人家已然少见,燃烧艾叶的尚有人在。在合肥西乡,至今仍保留端午燃苍术的习俗。艾叶苍术采采百草草采摘百草治疗疾病,或留作药饵,合肥民间俗称为“草方或草头方”,这些草药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容易寻得,比如车前草,合肥人有顺口溜“小小车前草,房前房后找”。这些草方草药,在功效方面,有时用于不治之症,往往具有神效。旧时合肥人采摘艾草,将其编为虎形戴在身上或插于门户之上,俗称艾虎,用来攘除毒气。近代以后世人嫌其繁琐,遂以直接在门头悬挂艾草代替,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此外,合肥民间于端午日还采摘苍术、菖蒲等草药,或用于插在门上,或用于点燃净化空气,或用于种植以应节令。门楣插艾草

您的家里是否还保留了一些特色的端午习俗呢?

欢迎与我们留言分享。

祝大家端午安康!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原作者/萧寒,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编辑/心悦头图/清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mj/7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