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合肥回望百年历史追忆淮军风云

合肥是“淮军摇篮”,晚清时期,从这里走出一支由合肥人李鸿章创办,以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和周盛传兄弟、唐定奎以及吴长庆、潘鼎新、刘秉璋、叶志超、丁汝昌、聂士成等将领为骨干的淮军武装,这支原为地方“民团”、“团练”的队伍不断壮大,逐步成为一支军容严整、装备精良、骁勇善战、名播宇内的近代化军队,19世纪70年代起至甲午战争,在四分之一世纪里,替代清政府长期依赖的“八旗”、“绿营”,一度成为抵御外辱的国防主力军。

多年前,淮军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辉煌的起点。多年后,淮军早已不在,那个时代也已经消失,但留下来的大量丰富史料及遍布合肥的多处淮军遗址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军文化,供后世研究和探讨。

☆☆☆☆☆☆☆☆☆

庐州城里仅存的“宰相府”

  说起淮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鸿章。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就位于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李府”,那也是庐州城里仅存的“宰相府”。

  李鸿章故居属于典型的晚清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占地面积平方米。说起李鸿章故居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

  据史料记载,当时,李鸿章及其兄弟在合肥广置的房产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按照清朝一品大员的府邸规制,门面为七开间,时称“李府半条街”,现存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的一部分,但已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

  到了20世纪50年代,李鸿章故居临街的部分被改建成淮河路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后面的房屋先是被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后划归合肥市工商银行,被当作了宿舍。

  时间往后推移,年9月,李鸿章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当时的开放面积只有平方米。直到年,故居的东侧又增加平方米的仿古式二层建筑作为展厅,集中展示淮系集团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使得故居整个面积达到余平方米。

  李鸿章故居建筑由南到北依次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前厅有“李鸿章生平展”,用图文介绍加实物陈列的方式介绍了李鸿章“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的一生。中厅名福寿堂,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按客厅模样布置,屋中的木头家具和每一扇窗户上都有漂亮的图案,中厅的东西两厢是书房。中厅和走马楼之间的过厅有“李鸿章墨宝展”,可以欣赏李鸿章苍劲有力的书法。

  走马楼是整个故居的精华,为“回”字形木楼,一楼设有“李鸿章与招商局”展览,二楼是小姐们的闺房。走马楼后一进楼上的绣床、梳妆台、圆凳都用红木制成,绣床尤其名贵,据说是用整棵树雕成的。故居木头雕花精美,以小姐楼为最,门罩、床、台、凳上面全部都有精细的花纹。二楼东首第一间据说是李鸿章幼女即张爱玲祖母菊耦的住所。精致典雅的走马楼使得房房相连、户户相通,加以园林庭院,使有限的空间平添许多变化和趣味。

  在故居主体建筑的东侧是陈列馆,布置了“淮系集团与近代国防”展览,介绍李鸿章领导的淮军的形成和军系特色,以及充当国防军、在近代三次反侵略战争中的业绩。陈列着当时淮军的铠甲、武器,还有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五色圣旨等。

  合肥历史上出过好几位宰相,地位显赫,只是官名叫法不同罢了。比如康熙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李天馥的故宅,位于今天的乾坤巷里,只是早就不见踪影。

  新中国成立以前,李鸿章故居被老合肥习惯称为“宰相府”,那应该是庐州城里仅存的“宰相府”。不过,历史上李鸿章家族在合肥地区还有另一个“宰相府”,位于合肥市东郊长乐乡。

  年,李鸿章当上直隶总督后,和三弟李鹤章在长乐乡共同建造庄园,起名叫李家楼,当地人称其为“宰相府”。据说当时的“宰相府”共有余间房屋,前有照壁辕门,后有花园亭阁,中以风火巷为界,西宅是李鸿章的,门楣上有光绪御赐的“隶毅伯府”等匾额;东宅是李鹤章的,门楣上也是御赐的“甘肃甘凉道府”等匾额。可惜的是年的时候,被侵占合肥的日军毁灭了。

圩堡群诉说百年风雨路

  地处江淮之间的合肥市肥西县,号称“淮军故里”,这里分布着众多独具江淮民居特色的圩堡群。多年前,从合肥西乡的山林间走出了一个个“彪形大汉”,刘铭传、张树声、张树屏、周盛波、周盛传、唐定奎等百余个大小团练首领,率领着一条条长龙般的队伍,在中国大地纵横驰骋近半个世纪。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淮军。

  据不完全统计,肥西地区参加淮军有数千人,其中获封“参将”以上的淮军将领就有多人,“提督衔”以上达30多人,刘铭传、张树声、刘秉璋、潘鼎新等人更是官至封疆大吏。以李鸿章为首,形成淮系集团,成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重要的影响。

  这些淮军将领功成名就之后,纷纷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他们在家乡兴土木、建庄园、购田地、置产业。由此,肥西各地建成了众多各式各样、规模不一的庄园、圩堡,从而形成肥西独特的淮军圩堡群。至今仍然保留基本格局、规模较大的圩堡就有刘老圩、张老圩、张新圩、周老圩、唐五房圩、蟠龙墩圩子、鸽子笼圩子、刘五房圩子、叶大圩子、王家圩子、段家圩子等,以及三河、丰乐等古镇的古建筑如“潘大房子”、“董大房子”、“鹤庐”、“唐老将军旧居”等。

唐五房圩

  圩堡的建筑重点突出防御功能。淮军将领们大多将圩堡建筑在丘陵地带的两冲之中,山地两山夹坳之,以保证水源充足。圩子一般外环深壕,内砌石墙,四角建有碉堡,与外通行利用吊桥,圩子的防御功能堪称是古城池的翻版。也有部分圩堡建在旱地,无外壕,则称为“旱圩子”。

  圩堡内的建筑形式,汇集了中国传统建筑学上的精华。在遵守封建等级的建筑规格上,按照主人官阶品位,建造自己的庄园。有正厅、客厅、堂楼、书房、小姐楼、花园、菜圃、库房、兵勇、仆人住房等建筑上百间至数百间,建造精细,雕梁画栋,花园则仿苏杨园林建筑,少数还有西式建筑设备。位于柿树岗乡的唐五房圩中,就保存有一座“走马转心楼”。

  虽然淮军将领在家乡所建起的清代圩堡庄园多达几十处,但尤其引得世人注目的是张、刘、周、唐四大姓所建起的“四大圩堡庄园”。这四个圩主,分别是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唐定奎,他们都是淮军的重要将领,在晚清时期地位非常显赫。

  在四大圩堡中,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故居刘老圩是轮廓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圩子。刘老圩建于清同治七年,是刘铭传在剿捻后,第二次回故乡时择地兴建的,位于肥西大潜山下,坐东朝西,占地多亩,整个庄园建设前前后后持续了10年之久。

  刘老圩的修建是刘铭传亲自督修的,他将这座庄园题名为“大潜山房”。圩子面对大潜山,圩基包括水面占地近百亩。建圩时四面挖壕沟取土垫圩地基,西面挖土烧砖瓦形成蓄水大堰,就近小团山上取石料兴建而成。壕沟内的水是从大潜山引来的金河水。四周的围墙用石头砌成,大潜山汇流的金河水穿流而过,围墙的间隔处建有五座碉堡、炮台。

  故居的外壕东南、东北角各建有一座大吊桥(现已改建为石桥)。各桥分别有两层门楼七间,以前,这里都驻有兵勇保护圩子。

  故居现仍有当年刘铭传亲手栽植的广玉兰,虽经百年沧桑,至今仍高大挺拔。据说,广玉兰是慈禧太后赐给淮军的,后来被刘铭传带回合肥栽种。

  张老圩子的主人,是淮军的召集人和实际组建者、淮军的二号人物张树声。张老圩地处肥西县聚星乡周公山下,三面环山,河水环绕,相传有九路水脉直来圩子。张老圩规模宏大,景色秀美,均超过其他圩子,位置亦处于这些圩堡群的核心。

  圩子坐北朝南,像三个盘子拼在一起,大门两旁高耸入云,现今圩内尚存有两棵两人合抱不过来、枝叶覆盖一亩多地的法国梧桐树和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那梧桐树形如巨伞,已有百年历史,成为张老圩的象征。

  圩子有宽阔的内外壕沟,内壕架有两座石拱桥。吊桥向西开,大门原是一座牌楼,过牌楼是五进正厅,每进十五间,分东、中、西三个大门,内分正大门、客厅、书房。

  张氏兄弟众多,原圩狭窄,又在东壕沟外翻扩一倍,壕上架座石拱桥。东边扩建时,原设计为九进大厅,因张树声光绪十一年病逝于广州而停建。解放后圩内建筑迭经改造,原貌已不多见。

  张氏兄弟于光绪年间与刘铭传、周盛传、丁寿昌等共同捐资创办“肥西书院”,位于张老圩西二华里马跑寺,供几个家族子弟入学。

  李鸿章亲题“聚星堂”匾额。后其旁兴起集市,即名“聚星集”。解放后“肥西中学”原设肥西书院,后迁到张老圩内,现名“聚星中学”。

  周老圩现在的名字,叫肥西农兴中学。而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前,紫蓬山周边的人都称它为周老圩。这是淮军中著名的“盛字军”统帅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老家。周氏兄弟,原住肥西大柏店乡枣林岗附近的周老家郢,田地几十亩,是半耕半读的小康人家。兄弟六人,老大盛余、老二盛选、老三盛华、老四盛波、老五盛传、老六盛春。私庄独村,田园肥沃。当地的“地头蛇”胡松,早想霸占他们的田园,就趁着地方大乱的时机,向他们进行围攻,企图灭门夺产,他们兄弟从拼死格斗中冲出重围,逃回老家紫蓬山下,寄居于罗坝圩,过流亡生活。

  周氏兄弟发迹后,斥资在风景秀丽的紫蓬山下建起了庞大的建筑群,据资料记载,圩内旧有房屋多间,都是徽派风格的豪华建筑。据传,周老圩仅挖壕沟就花了三年多时间,建成周老圩子大约花了五六年时间。可惜的是,这些古迹今多不存。周老圩还曾获得慈禧太后钦赐“五世同堂”匾额,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也曾送匾额给周老圩。新中国成立之后,交教育部门管理,由农兴中学使用至今。

  唐五房圩是唐殿魁、唐定奎旧居,位于肥西县柿树乡新街村境内。原有建筑余间。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年),宣统元年(年)部分建筑毁于水灾,次年重修。

  红柱灰墙青瓦,干净利落庭院。肥西圩堡群特点是以水圩居多,四面环水,壕沟深三四米,高耸的城墙可以走人走马,四面还有碉堡、箭楼,从外表看,如铁桶一般刚硬不侵,圩内又瑰丽得如同庄园,丝毫没有兵荒马乱的景象。

  此外,圩内房屋似徽派建筑又有别于徽派建筑,以皖中特色为主,兼有皖南元素和质地,自成一体。更楼、四合院、子药房、炮台、曲桥、抱鼓石,还有皂荚、广玉兰、法梧、银杏等百年古木掩映其中,充满着徽式气息。

  肥西圩堡的初代主人皆为淮军爱国优秀将领,百年前他们驰骋沙场,为国效命,保卫祖国大好河山。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国家的认可,也因此使得圩堡在江淮地区兴起,创造了圩堡群文化。

人文景观折射将领襟怀

  虽然古来就有“北方出武将,南方出文臣”一说,但偏居南方一隅的合肥市庐江县,却武将辈出。庐江是淮军将领的“摇篮”,要追溯庐江为何多出武将的原因,可能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因为李鸿章创建的淮军。

刘铭传故居刘老圩

  在淮军的将领中,有数位庐江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留下了诸多名垂青史的功绩。时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吴长庆带领庆字营将士迅速平息了朝鲜的“壬午之变”;中法战争中,时任浙江巡抚的刘秉璋取得了“镇海大捷”,时任广西巡抚的潘鼎新指挥并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军与日军进行了著名的“黄海海战”;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吴赞诚曾两次巡视台湾,为保卫宝岛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这些封疆大吏和名将,庐江还涌现出了太多保家卫国、抗击外辱的热血男儿。有资料显示,庐江籍淮军将领,授提督以上的15人,总兵以上40多人,参将以上多人。因此,庐江也留下了诸多著名的淮军历史文化遗址。

刘秉璋墓园

  刘秉璋墓,坐落在万山镇的刘老洼。墓三面环山,山脚有口大水塘。墓冢呈圆形,坐西朝东,直径8米,高约3米。年5月墓园重修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墓园气势恢宏,由墓冢、祭坛、拜台、碑亭、墓道组成。

  刘秉璋(-),字仲良,庐江县矾山镇刘墩村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咸丰十年()庚申恩科进士,授编修。后投笔从戎。中法战争期间,指挥了著名的“镇海之役”。光绪十二年(),擢升四川总督。

  刘秉璋以武功显于世的同时,亦以学识渊博而享誉朝野。其一生著述甚丰,共撰有《刘文庄公奏议》、《强恕斋文集》、《政典》、《礼典》等共24种余卷。《清史稿》誉其为“皖北人才、晚清儒将”。

  吴武壮公祠位于庐城东大街,落成于光绪二十年(年),乃为纪念吴长庆所建专祠。吴长庆(-),字家善,号筱轩,又称小轩,今庐江县泥河镇沙溪社区沙湖村人,是晚清有影响的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是淮军最早成立营号之一的“庆字营”统领。

  该祠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廊庑、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多平方米。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祠内充分展示淮军名将吴长庆的生平、事迹,他和他的庆军乃至庐江淮军群雄在近代史上的辉煌业绩,以及吴氏家族的源流及后代中的杰出人物,从而揭示出近代庐江地域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吴武壮公祠

  丁汝昌纪念馆坐落于白石天河畔,美丽的丁家坎村,是庐江淮军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丁汝昌(.11.18-.2.12),字禹廷,庐江县石头镇人,晚晴北洋海军提督。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佑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丁汝昌纪念馆原是丁氏宗祠,是丁汝昌任北洋海军提督后回到家乡出资修建,现在的丁汝昌纪念馆于年8月底维修和复建完工,主要展览丁汝昌的生平经历以及历史文物,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具有晚清时期典型的建筑风格。

  丁汝昌纪念馆主要包括前厅、后厅及院落东侧走廊三部分,馆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丁汝昌的少年、从军、成为水师提督,直至甲午战败自杀殉国的经历。馆内存有丁汝昌亲笔的碑文和遗书,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丁汝昌作为一名爱国将领的民族气节。

吴赞诚墓,坐落在盛桥夏田埠村。吴赞诚病逝后,很多年没有下葬。李鸿章知道后,就叫吴赞诚的儿子在庐江李府夏家田埠村田庄内选一坟地安葬。

  吴赞诚(—),字存甫,号春帆,庐江城关镇人。他是洋务运动时期淮军中涌现出的一代名臣,其子孙与李鸿章家族有4房姻亲;他是晚清政府对台湾加强统治和建设的先驱者。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赞其“勤事忘身”,并奏请朝廷要为他在台湾建祠祭祀。他没有进士出身,却拥有能吏之名,去世时却家无余财。

昭忠祠承载厚重淮军史

  在巢湖中庙东侧,有一座气势不俗的徽派古建筑,它坐北朝南,襟巢湖面姥山,气势恢宏,它就是在历史上不同凡响的中庙昭忠祠。

巢湖中庙淮军昭忠祠

  昭忠祠自清代建立,为当时纪念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而起名。

  位于中庙的淮军昭忠祠,是淮军统帅李鸿章在淮军发源地的家乡庐州府为祭奠和纪念淮军阵亡将士所建,是目前全国七大淮军昭忠祠中建设最晚、规制最高的一座,不仅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淮军历史文化著名遗址,展现了江淮大地厚重的淮军文化遗产。

  中庙昭忠祠为何人所建?建于何时?以昭示哪些忠良将士?又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时间要追溯到清光绪十八年(年),淮军创建30周年之际。李鸿章是一个很念旧也很讲乡情的人,这与他起家发迹的经历很有关系,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年春,李鸿章刚刚度过了70岁虚龄,回首往事,他之所以能扶摇直上,就是因为手下有这支在当时号称天下劲旅的淮军,有一批患难相随的哥们弟兄。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淮军各营,都是乡邻宗族组成的子弟兵,他们在连年的烽火征战中,付出了无数的血肉之躯,化成为李鸿章和淮军大将们顶戴花翎上深深的猩红色。为了表示对亡故魂灵的追思和昭彰,李鸿章上书朝廷,奏请清廷批准由民间和淮军将士捐资,在淮军故里巢湖北岸的中庙古镇,建造一座祭祀淮军阵亡将士的祠堂——昭忠祠。这又何尝不是李鸿章对他的乡里子弟的一种补偿呢?

  奏折递上后没几天,很快就接到上谕:“著照所请,礼部知道。钦此。”昭忠祠于年春动工兴建后,工程进展速度极快,到年的五六月间就已基本建成了。巢湖淮军昭忠祠之所以能够较快建成,这与退休在籍和分防各地的淮军将弁踊跃捐款有很大关系。如前台湾巡抚刘铭传是当时乡里地位最高、威望最崇的淮系大员,不但自己捐出了数百两银子,还亲笔撰写了两幅楹联。第一联:“升高以望东关,情随事迁,百战江淮如昨日;积厚仍归南岳,才为世出,再生申甫更何年?”这是回忆淮军诸将领起自草茅的往事,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第二联:“九州祠宇相望,魂魄有知,百岁犹思故乡乐;万古湖山不改,风云所聚,群灵疑拥怒涛来。”这是联想到四海为家、为了捍卫国防捐躯的淮军将士,希望这些先烈的魂魄千里回乡安息。读来催人泪下,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中庙昭忠祠由门厅、正殿、两厢组成,共30间,全部占地面积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平方米。正殿为7间宫殿式建筑,梁、柱粗大,殿宽敞,是巢湖地区保存最完好、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清末古建筑。

  巢湖淮军昭忠祠被学术界尊崇为“淮军总祠堂”。当年李鸿章曾亲笔为淮军昭忠祠题联:“比闾牙戟,誓与同仇,当年蹈刃如归,真以一心回厄运;列镇旌麾,号为极盛,此日临觞太息,应思万骨聚成功。”

  昭忠祠陈列着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等历次对外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以及在长期镇守疆土中具有杰出贡献的淮军将士为主体,展示淮军各支部队的阵容以及整个淮军发展的简史。

  正殿内,“表奖忠勋”四字牌匾高悬,其下是淮军最高统帅李鸿章与淮军总设计师曾国藩的画像。通过祠堂里的一幅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江淮儿女抵御外敌,在基隆、镇南关、镇海、黄海、威海卫等战役中浴血奋战的身影。

  年11月,中庙昭忠祠即被当时的巢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保护标志石碑1块,现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于合肥宣传——大呼之声

合肥宣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中科白癜风医院寒假送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mj/17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