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合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环境同治方面,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合肥与六安签订丰乐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方案,目前丰乐河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与六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安排4000万元用于六安水环境生态补偿

下一步合肥都市圈内城市围将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突出"创新、转型、共享",大力培育合作发展新动能,全面开创合作发展新局面

资料图

在基础建设方面,合肥都市圈实现了圈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1小时通勤圈”各市通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快速连接线工程加快建设圈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在修订,庐铜铁路开工建设,合淮、合六、合宁等城际铁路前合肥市二模成绩查询期规划正在开展联通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等地的快速公路网全面升级,合六、合淮、合安路合肥段已完工,合六南通道、淮六路、滁淮高速等开工建设,s316庐城至桐城段、s311乌曹路改建工程完成方案设计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合在圈内布局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平台和众创空间,推动圈内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交流方面,联合举办2015年合肥都市圈五市人才招聘大会和网络招聘大会建立就业服务信息联动机制,"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网络模块升级运行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对接会5场,提供岗位6000多个

凤凰安徽了解到,多年合肥市滨湖区医院来,圈内城市携手合作、抱团发展,创造出不少喜人的成果

4月10日,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七次会商会议在合肥召开本次大会围绕科技创新、交通建设等十大主题展开,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rdqu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联合开展生态敏感区、城市水源涵养地、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矿产资源区等空间管治,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环境联合执法,实行大气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建立环境应急联动响应和专家会商沟通机制,提高污染联防联治能力

本次会商会议上,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重点就科技创新、工业、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环境治理、旅游合作、园区共建合肥市邮政编码多少、教育资源交流、卫生计生资源以及人才交流培训合作等十个方面开展专题推进会,并签署了相关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加快编制产业发展一体化规划,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和转移承接,推动我市开发区与圈内城市合作共建园区,推进空港经济示范区和合淮、合六、合桐安等工业走廊建设探索建立都市圈一体化智库,加强产业政策谋划、储备和协同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际铁路、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建设,构建以合肥为枢纽,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为重要节点的一体化快速交通体系加快商合杭客运专线、合安九快速铁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合安、合宁、合巢芜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积极参与长三角大通关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合肥市红盾,加快实现与长三角等高对接

公共服务方面,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缴存实行异地互认,合肥市已办理异地转移78户,受理异地贷款176户、金额6621.3万元,受理界地购房提取927笔、金额2946.3万元实现圈内城市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伤保险可委托调查,鉴定,建立协助认证机制和失业保险无障碍跨地区领取机制

产业融合方面,加快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道为轴线的放射状城镇体系和产业基地加快形成,"走廊效应"日益显现都市圈谋划“十三五”重大跨区域合作项目近160个,计划总投资8000多亿元,推进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化配套协作,推进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4月10日,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七次会商会议在合肥召开本次大会围绕科技创合肥市政府大楼造价新、交通建设等十大主题展开,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为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

构建公共服务网络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建立高端医疗卫生计生人才交流平台,加强教育结对合作,加快社保、通信、金融和公交同城化一卡通,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市民生活成本加快实现住房公积金、房产、个人征信、户籍、婚姻等信息联网运作,探索建立圈内城市12329住房公积金热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公积金结余资金调剂使用机制


钙的吸收可能会预防中风有帮助
小小工具对背部赘肉有较大帮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mj/4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