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承接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多项,一些项目相继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学技术奖、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
为方便城区市民献血,我站在花园街、鼓楼商厦、百盛广场、白马商城、国购广场、大学城等多处形成固定献血网点为方便农民朋友献血,近几年积极将无偿献血向县镇推进分别在肥东、长丰县和巢湖市设立了固定献血屋点,并以此为基础向乡镇纵深延伸,逐步使县域内采集的血液达到满足当地临床需求的目标
血站现有职工22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1名(其中高级6名,中级32名,初级163名),博士在读1名,研究生11名,本科生76名拥有一批输血专业人才和科研人才我站系合肥市首批及第二批3820产业英才设岗单位,输血研究室系省临安徽合肥市邮政编码床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合肥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以及省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设立中华骨髓库安徽移植配型实验室填补了我省在移植配型工作上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我省骨髓移植及器官移植的整体水平2008年12月成立安徽省血液质量检测实验室和血液检测检定实验室,承担省卫生厅血液安全监督、监测抽样样本的检测任务同时承担全省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争议标本的检定、抗-hiv和其它监测项目的确证工作积极履行血液中心职能,配合卫生厅对基层血站进行检查指导及总体质量评价
【人才科研和学科建设】
为方便临床用血,除在站本部、六安路、滨湖医院还在每个县医院设立供血点,全天提供咨询服务和方便县域内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
“十一五&rdquo合肥市中考成绩排名;至2012年期间,采供全血和单采血小板快速增长,基本满足了快速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和保证了急救用血
【采供血服务建设】
为确保输血安全,在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核酸检测(nat)法”检测传染病因子,缩短病毒感染检测的窗口期导入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理念—iso17025,目前正研究iso15189的导入工作,通过对流程的管理来达到对结果的管控,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通过不断引进发展,目前血站拥有国内先进的血液检测、血液制备、低温保存等大型的硬件设备,运用一套国内较为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近年来,血站采用国际通行的管理手段,通过iso9000管理认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安徽省合肥市司法局血法》,严格按照《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坚持我站“科学先导,精益求精,严格执行血液标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质量方针,竭诚为无偿献血者和临床用血病人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加强软件建设
为改善献血服务环境,近几年加快了献血屋规划建设步伐2010年淮河路步行街鼓楼献血屋建成使用,在合肥乃至全省对无偿献血的促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在大学城商业中心、安医二附院合家福商业广场旁献血屋、大唐国际献血屋和长丰县工人文化宫广场献血屋陆续建成使用,更好地满足献血者服务需求
目前我市建立了采供血保障应急机制,包括建立三支队伍:无偿献血者安徽合肥市邮政编码应急队伍、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形成三个采血层面:街头为主,团体为辅,应急为补,满足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的采血任务
2007年完成了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三统一工作另外,献血由献全血稳步向献成分血转化,持续推进无偿献血从城市向农村延伸,确保了合肥地区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
合肥市中心血站成立于1989年7月,承担合肥地区临床采、供血任务和工作,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负责保障合肥地区省、市、县区以及部队医院在内的全部医疗机构的临床治疗、急救及战备用血2007年增设“安徽省血液中心”名称,受卫生厅委托承担省血液中心相关职能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基本情况基本建设]
自1998年10月1日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合肥市住房公积金个共和国献血法》,建立无偿献血制度以来,在省、市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合肥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3年实现了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的转轨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工作推进】
血站现址占地面积6330平方米,业务大楼4695平方米2012年安徽省区域调整,2012年4月根据合肥市区划调整规划巢湖市中心血站并入我站,成为合肥市中心血站巢湖分站
1998年当年实现了从有偿采血向无偿献血的转变,获得首届“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四川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武汉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