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RuiThinkTank
图片来源:芜湖新闻网
“在省内,合肥越跑越远,与我们差距不断拉大。而我们对省内其他地市的领先优势却在缩小,长三角发达城市对芜湖的虹吸效应也在日趋显现。”不久前,芜湖市市长单向前在“新春第一会”上直言。
紧接着,安徽省政府发布关于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其中,“芜湖”被提及17次之多,远高于除省会合肥之外的滁州(5次)、马鞍山(8次)等其他省内城市。
一边是“标兵”更远、“追兵”渐近,另一边,是安徽省级层面首次明确其“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
危与机并存之下,“芜湖正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目前芜湖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实无法与诸多的战略定位相匹配”“靠存量稳居老二的日子不会长久”……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
以新年首会为标志,芜湖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确定为“一号工程”,“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第一攻势”。
直面“第二城”危机,芜湖该何去何从?
追兵渐近
近几十年间,合肥和芜湖经济实力基本稳居安徽省内第一、第二的位置,“第三城”则一直竞争激烈。不过,芜湖如今的“第二城”地位,正遭遇巨大挑战。
年,合肥GDP已逼近亿元,芜湖GDP也迈过千亿门槛,约为其二分之一。除此之外,安徽省内其余城市GDP均在百亿级徘徊。彼时,安徽16座城市经济总量前五位分别为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阜阳,滁州排名第七。
这种梯队严重分化局面,在年被“搅局者”滁州打破。
这一年,滁州在省内经济排名连升两位至第三名,以超过亿元的GDP增量,连超此前你追我赶的第三、四名——马鞍山和安庆,率先打破安徽“第三城”的争夺“混战”。
滁州不仅以近亿元GDP上位安徽新的“第三城”,更将与芜湖的差距缩小到.16亿元,比上年二三名之间亿元左右的差值,直接缩减了近一半。
与此同时,“第二城”芜湖与省会合肥的经济总量差距却越来越大。
年,芜湖GDP为.26亿元,合肥GDP为.4亿元。与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的合肥相比,芜湖总量不及合肥一半。
从近10年GDP增速走势来看,-年间,芜湖GDP增速一直高于合肥和滁州,位列三城之首,此后则一路放缓。
-年,合肥GDP增速短暂领先两年后,滁州一举拿下三城增速之首,并在-年持续四年至今。
年,在“黑马”滁州与强省会合肥的前后夹击中,“第二城”芜湖的危机更甚。
这一年,芜湖GDP总量占合肥比重为37.4%,与年(43.4%)相比,差距扩大6个百分点。
身后,滁州已然步步逼近。年,滁州GDP占芜湖的比重为80.8%,与年(53.1%)相比,足足缩小27.7个百分点。
增速方面,芜湖年GDP增速(3.8%)不仅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3.9%),更是在全省16个地级市中跌落至8名开外,而滁州(4.4%)、合肥(4.3%)仍然保持在全省增速前两位。
前方是望尘莫及的合肥,身后是连续两年跑出全省GDP增速第一的滁州,作为安徽“双核”之一的芜湖,还能否守住“第二城”的位次?
问题在哪
问题出在哪?
年2月,芜湖市统计局曾在《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中分析指出芜湖经济运行存在的三大问题: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较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新开工大项目带动不足。
图片来源:芜湖新闻网
文中列举一系列具体数据,直指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短板:
年芜湖服务业增速比全省低0.6个百分点,比合肥低0.7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比合肥低18.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8位;
年12月末,全市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生产下降企业达家,占全部企业数的34.6%;
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个,同比减少个,计划总投资下降22.8%,完成投资下降28.4%……
此前,年3月发布的《中共芜湖市委关于十届省委第五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还透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快”问题已经引起安徽省委巡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