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节节高,房价蹭蹭涨!
合肥上半年卖地揽金亿!
位居全国第九!
根据本地机构数据,
合肥上半年卖地71宗,
总成交面积.7亩,
成交金额亿元。
在国内专业机构的数据库中,
上半年合肥卖地收入排名第9位。
阜阳、滁州上半年卖地收入
均超过了亿元!
年上半年合肥卖地亩揽金亿!根据本地机构数据,
合肥上半年卖地71宗,
总成交面积.7亩,
成交金额亿元,
平均地价万元/亩。
从单月来看,
上半年土地成交均价最高的是2月,
达.51万元/亩。
6个月来,
共有63家企业在合肥拿地,
其中7家房企首次进驻合肥。
今年上半年合肥土地成交面积也是3年来最高,
尤其是多数月份成交中有大量的住宅用地,
合肥市曾经公布近3年的住宅用地入市量,
每年都超过1万亩。
从成交均价看,
今年上半年合肥的土地成交均价
万元/亩,
仍低于去年同期,
下降了万元/亩。
分类型看,
住宅用地的成交均价
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反而是大量的科研教育、医疗卫生、
人才公寓等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块成交,
拉低了上半年整体均价。
虽然有变化,
但并未妨碍合肥在国内专业机构的数据中
登上前10榜单。
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
上半年全国城土地成交数据中,
合肥成交总价排名第9位,
比去年同期上涨2%。
而在中原地产日前发布的
上半年土地成交数据中,
合肥成交总价因超过亿元,
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
占据前10榜单。
阜阳、滁州上半年卖地收入均超过了亿元合肥土地成交的现状
也体现了国内二线城市的特点。
根据专业机构的研究,
上半年全国城市土地出让金
总额超1.5万亿元,
同比增近40%。
其中,
出让金排名前20位的城市
总成交金额亿元,
上榜门槛升至亿元。
总体上,
二线城市上半年土地成交
由于“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原因,
平均溢价率同比下降,
出让金涨幅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收缩。
一二线城市调控下的分化,
让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成交空间放大。
综合各方数据,
上半年全国卖地最多的50大城市
合计金额约1.37万亿元,
同比增长38.4%,平均地价上涨27%,
主要都集中在三线城市。
除了成交金额超过亿元的8个城市外,
三四线城市卖地收入明显上升。
阜阳、滁州上半年卖地收入
均超过了亿元。
加上近期合肥周边城市楼市成交逐步升温,
机构的分析报告认为
热点城市需求外溢传导效果已十分明显。
近来,
有市民向记者反映,
肥东县的在建楼盘中,
开发商为了规避物价局的均价要求,
采取了“高低搭配”的方式
进行价格备案!
▼▼
一方面,低价房屋加价出售;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抬高了其他房屋价格。
而肥东县通过市长信箱回复称:政府对房地产价格调控只是均价控制,具体价格由开发企业自主定价。
而面对这一乱象,记者9日联系合肥市物价部门,部门负责人只是回应:“已撤。”
反映肥东现超低备案价房子市民董先生向记者介绍,7月7日,他在浏览合肥市物价局网站的时候,注意到肥东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新楼盘进行了备案,网站显示备案均价为元/㎡。“相比合肥市区,这个价格还算可以了。但是仔细看每套的价格时,就看出了一些猫腻。”
董先生介绍,该盘的6号楼高层,备案均价为.70元/㎡,但是里面竟然有的房子备案价格显示为.00元/㎡。“当时我还以为看错了,又专门数了一下小数点,确认没有看错,数了一下,一共有11套低价房。”
而该楼盘7栋高层,网站显示备案均价为.92元/㎡,但是这其中又包括5套备案价元/㎡,和11套备案价为元/㎡的低价房。“按照当天的备案价格,相同的房屋,总价最高在万左右,而低价房仅仅只有14万。”董先生说,这相差得也太离谱了。
调查?多家开发商“高低搭配”
随后,记者在合肥市物价局商品住宅明码标价查询网站上搜索,结果发现肥东多家房企采用此手段进行备案。
华盛大运城2期,网站显示均价为.66元/㎡,但是标价在元、3元左右的房源竟然有30套之多。而刨去这30套低价房,房子的均价大概在元/㎡,比网站.66元/㎡的备案价格高出多元。
尚泽琪瑞公馆,网站显示均价为.27元/㎡,但是备案价在3元/㎡的房子有7套,而刨去这7套低价房,房子的均价大概在元/㎡左右,比网站备案价格要高元左右。
同时,记者在翻阅这几家开发商以往的备案时发现,这种手段已多次采用。
走访普通市民买不到低价房7月8日下午,记者对这几处楼盘的售楼中心进行了走访。
在华盛大运城售楼中心,当记者询问其中一名销售,能买到这种低价房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房子不对外销售,是给公司高管准备的,“不过他们也不是以这个价格买,还需要补差价,但比市面价格便宜是肯定的。”
在尚泽琪瑞公馆,一名女销售经理表示,“这些低价房是定向房源,不对外销售,主要是为了拉低备案均价的,像我们的房子价格一般在一万一二,只有靠这些低价房才能把均价拉回到政府限价以内。”
而在另一家售楼处,当记者询问备案低价房时,一名销售直接告诉记者,网站上已经撤销了,“市面上是不可能有价格这么低的房子的,就是有,普通客户也买不到,那只是开发商备案需要。”
说法“高低搭配”是惯用手段为此,记者采访到已在合肥房地产行业工作8年的刘生(化名),他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对房价高压限制,各家房企都不敢触碰价格红线,只能够采取这种“高低搭配”的非常规手段。
刘生介绍,按照相关要求,开发商在开盘前,要通过合肥市商品住宅明码标价备案系统进行备案公示,虽说是限价,但是政府对房价的限制,只是控制均价,具体到每套房,实行的是一房一价。
而这就造成开发商采取这种“高低搭配”的手段进行备案。“以前备案还不敢太过,比如均价一万五,搞一些八九千的低价房拉低均价。但是现在政府限价太低,不少开发商地价拿得高,只能靠这种极端的低价房来拉低均价。”
疑问备案低价房流向何处?据刘生介绍,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特价房最常作抵押用,比如说用来抵押房屋建设方的工程款。“拿不出钱给人家,就拿房子抵,虽然备案价格低,但是估值的时候还是比较接近市场价的。”
还有一种操作就是开发商自己卖给自己,转手再以二手房形式卖给他人。“不过随着二手房交易的控制力度加大,高税费已经限制了开发商以这种方式回笼资金。”或者是直接卖给中介,加收高额的号头费。
再者就是加钱卖给熟人,在备案价的基础上加一些号头费,熟人买到比市场价低的房子,开发商也卖出了高价,两方都得到了好处。普通人想买到这种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也是要被开发商捆绑销售装修或者车位等。
追问超低价备案是否合规?针对房地产商的这种行为,肥东县在市长信箱回复网友:
1.根据《价格法》和《安徽省定价目录》规定,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模式。
2.根据安徽省商品住宅明码标价和“一价一清”规定,房企开盘前,需通过合肥市商品住宅明码标价备案系统备案公示,实行一房一价、一套一标,政府对房地产价格调控只是均价控制,具体价格由开发企业自主定价。
那么这种标出备案低价,
实则提价销售或者根本不推向市场的做法,
到底合不合规呢?
到底限价措施有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呢?
为此记者再次联系合肥市物价局,
在给三位领导打电话并发了短信后,
均无人应答。
最终,
在9日17点40分左右,
记者收到其中一位局领导的短信:“已撤。”
而对于开发商的这种房价备案手段
是否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记者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地价节节高,
房价蹭蹭涨!
房价你走慢一点!
等一等正在奋斗的年轻人啊!
-END-
凤凰安徽综合新安晚报、中安在线、安徽商报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欲转载请联系告知,并在转载时文章开头结尾两处明显注明文章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