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热心市民和市长投诉房价太低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最近有一封信在长沙当地传得非常火热,有位热心的长沙市民控诉房地产调控影响经济的问题。

该提问很劲爆:《凭什么让长沙市民承担高房价地区的输入性通胀?》,具体内容如下:

信件详细内容如下:

长沙房价低于周边省市,看似幸福指数高,实质是有房市民承担着外围的输入性通胀,始终富不起来:

1.房价不涨物价涨:房价高的地区银行放出的资金可以自然流动,引发物价接连上涨,长沙市民却没有房价上涨作为对冲,实质利益受损,这是幸福吗?

2.北上广深包括武汉郑州合肥市民看似承担着高房价,却能欣喜的看到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对物价上涨也没没那么抵触,他们才是幸福的。

3.土地卖不起价,靠什么经营城市?没有钱光凭理想和信念吗?别的城市卖一块地,长沙要卖几块,导致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压抑,规划越来越没档次,市长先生您不觉得吗?上海北京人口几千万,您去那里的时候感觉有长沙这么压抑吗?

4.低房价看似利于引进人,但留人呢?如果人才始终享受不到城市发展的红利(房产就是城市的股票),他还会留在长沙吗?就算自己不走了也会鼓励后代走出去,因为享受不到城市发展的红利。高房价地区的市民,享受着城市发展的红利,难道会鼓励子女逃离?一线城市房价再高,也没有多少人逃离的,都是咬着牙为下一代坚守的。逃离的例子绝大部分是没有购入当地房产的。

5.长沙房价涨起来了,市民才有底气去投资,去消费,金融也会活,还可以抬着头在临近城市市民中说话。

信读完,我的第一感受是,这位热心市民的话看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但逐字逐句解析下来,发现逻辑混乱甚至有些荒诞。

而且这封信的背后,所折现出的现实意义,对大家建立房地产思维非常有价值。

1

哪来的输入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条内容:

“低房价导致输入性通胀,长沙市民因此利益受损。”

一直以来,我国房价与货币的关系,跟“输入性“无关,主要都是由央行长期放水,货币超发造成的。当局一直用房地产做蓄水池,才能对冲多万亿的货币大水,让物价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位。

所以严格来讲,这位市民用输入性通胀解释房价现象欠妥。但如果把长沙比作一个国家,放水比作外来资金,也能勉强说得过去。

这位市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央行放水,别的地方都把水引进了房地产人们买房,稀释了大水对物价的冲击。

然而长沙却一直压着房价,导致大水毫无去处,只能跑到物价上面作乱,市民不幸福。

但是事实如此吗?长沙的物价真的是非理性的吗?

为了找到答案,我特地托关系调研了10位分别来自于武汉、长沙、南昌的都市小白领,工作时间在1-3年之间。

结论是,长沙和武汉的物价差不多,稍高南昌一点。

子木每年也会去长沙考察几次,有一次直接从内蒙古呼和浩特飞到长沙,结果发现两地的物价甚至是一个水平。

再对比收入和房价的关系,你就知道在长沙生活,现在的物价其实是很幸福的。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长沙人均月收入为元,略低于武汉元,高于郑州、合肥、南昌等其他中原城市。

但长沙二手房房价,始终被压制在1万/平米左右的位置。和其他中原省会城市格格不入。武汉二手房房价地图郑州二手房房价地图合肥最新二手房房价地图

长沙最新二手房房价地图

所以这位市民,勉强靠着经济学理论在应证一个不合理的现实。

2

谁的蛋糕

“北上广深包括武汉郑州合肥市民看似承担着高房价,却能欣喜的看到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对物价上涨也没有那么抵触,他们才是幸福的。”

这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北上广深以及中原省会城市看似承担高房价,但房价上涨,大家并非都很欣喜。

房价上涨,谁幸福呢?是有房子的市民,尤其是炒房客。财富的增值,可以促进他们的消费,物价再怎么涨也是不痛不痒。

但是对于没有房子的市民,高房价就是灾难,如果收入增速赶不上房价涨幅,更是折磨,因为这是对自己未来劳动力的透支。

所以,把有房子一族和无房一族混为一谈,有些以偏概全了。

3

地价便宜有错吗

“土地卖不起价,靠什么经营城市?导致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压抑,规则越来越没档次。”

的确,我们都要承认房地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国成为当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房地产功不可没。而且对于城市发展来讲,也能起到快速推动的作用。

当年深圳举大旗从香港引进土地出让金制度,就借卖地皮的钱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这才有钱发展基建,大规模招商,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样北京、上海等地亦是如此。

但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卖地皮虽然赚钱,但它只属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其中一项,发育成熟的城市已经渐渐剥离了对它的依赖。

其实长沙并不是不卖地,而是不“炒地”。

《30个典型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研究分析》

根据克而瑞数据统计,长沙年土地财政依赖度达88%,排名全国第16位,土地财政给政府源源不断提供资金,长沙的市政建设和公共基础配套一直都在,快速轮动。

这位市民说,“卖地卖得便宜,导致城市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压抑”。

这句话很迷惑,我仔细揣摩了好几遍,大概推导出2种他可能要表达的意思。

1、地卖得钱少,导致政府没钱发展基建交通。(已被否定)

2、地卖得钱少,地价低,房价起不来,年轻人都涌入长沙,导致长沙非常拥挤。

但是年轻人涌入不应该是好事儿吗?别的城市求之不得!这有些主观臆断了。

4

一部分的利益

“低房价看似利于引进人,但留不住人。”

房产是城市的股票,投资房产享受城市发展红利,这些话我曾经一些文章里的主要观点,这个必须要承认,而且放在现在以及未来依旧适用。

但这里要考虑一点,留人靠的是城市发展红利,而城市发展红利并不只是房价的上涨,还可以是产业发展带来工作机会的增多,工资收入的提升,或者是创业市场的繁荣。

譬如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虽然富了一大批人,但是靠新兴产业崛起,也富了一大批人。而且相对于前一种躺着赚钱的投资思路,通过创新和努力达到的成就,显然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更有益处。

所以房价上涨就能留住人吗?

不,房价上涨只能留住有房的人,但同样遏制了外来人口的流入,是一把双刃剑。要知道,对于城市发展红利来讲,更重要的是人,而不是房。

至于最后一条,“长沙房价涨起来了,市民才有底气去投资,去消费,金融也会活,还可以抬着头在临近城市市民中说话。”

同样,有底气的是有房一族。而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组成永远是无房刚需群体大于有房一族,也只有这样,这个城市才有发展动力。

5

背后的价值

其实解析这份信,最重要的是其背后所折现出的价值。首先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这封信的内容。

答案只有两个:

1、对经济学一知半解

2、炒房客或有房的人

我们都知道,长沙一直都在严打房价。这些年在长沙投机的炒房客基本都被套死,年,大多数高杠杆炒房客,由于持续的债务亏损,已经进入了刀山火海的临界点。

不排除,这封信的作者就是其中一名炒房客。

其实,在过去几波楼市大潮中,市民要求市长涨房价的案例,非常之多。因为大家站的立场不同,没有对错。

我曾经做过两项调查,一是有房的人对高房价的看法。采访的个人中,其中74个愿意让房价继续涨,18个认为房价涨不涨无所谓,只有8个人反对房价上涨,认为会制约城市的发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三四线城市,虽然房子有价无市,二手房无人问津,但新房房价依然蹭蹭往上涨。

因为「房价上涨」拥有着庞大的舆论基础和支持者,有房一族即使无法兑现房产价值,也都希望纸面财富增值。

6

城市的希望

我们再回头看长沙这个城市。

经常读子木的文章应该都知道,我对它的评价是很高的。

可以说,它是中国即重庆之后,对房价控制最好的一个城市。当地政府能抵得住土地财富的诱惑,深谙调控玄学,借用四大限法以及超大规模住房供应,硬是把房价掐死在摇篮里。

同样它也是中国为数不多,不靠房地产发家的城市。打破人们认为“没有房地产,就无法推动城市发展”的固有思维。

年8月,长沙再次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xs/19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