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季度查处60余起公共资源交易违

我市一季度查处60余起公共资源交易违规案件

摘要:据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市场执法监察支队获悉,今年一季度,该支队共依法查处涉诉和弃标案件60余起。

不是一招了之,而是招管结合,违规企业将受严厉惩处。近日,记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市场执法监察支队获悉,今年一季度,该支队共依法查处涉诉和弃标案件60余起。

  

其中,该执法监察支队对19家涉及业绩造假、骗取中标,项目经理社保信息造假,以及无正当理由弃标的投标企业、竞标人、有关从业人员分别给予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对5名评标专家未执行评标标准和要求、未尽评标职责问题做出处理;同时还对有关招标代理机构未认真组织开展招标代理工作提出整改要求。

  

有案必查、查案必清、违法必惩、结果公开,确保每一起投诉案件的查处都能体现公平公正。为此,市公管局着眼防控督查和执法监察权力腐败风险,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投诉案件由局督查处“统一受理”,执法支队“独立调查”,以及执法支队会同局法规和督查部门、局法律顾问“联合审理”、局领导层“集体决策”,执法支队“公开处理”的“四分离”工作机制。执法监察支队重塑了投诉事项执法流程,建立了投诉案件初核阶段审查投诉诉求,调查取证阶段调取审查招投标文件和评标报告,约谈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撰写调查报告和执法文书,集体决策阶段“两会”“三审”,以及案件终结阶段的落实执法文书、整理案卷等一系列专门的配套程序制度,使执法人员在案件查办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针对标后履约情况,该执法监察支队专门修订规范了市重点工程标后履约约谈流程和程序,强化合同管理。今年一季度,执法监察支队共约谈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严重违约中标单位21家,主动为我市重点工程、民生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重庆市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摘要:重庆市出台的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给出“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结果,指出现有各自一体的五大交易平台将实现“五合一”。

“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能结出什么果?重庆市近日出台的《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答案,现有各自一体的五大交易平台将实现“五合一”,使交易更规范、更透明、更高效,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整合方式有创新。整合交易平台最直接的效用,是解决当前交易市场分散设立、重复建设,市场资源缺乏共享的弊端。《方案》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整合分散设立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统一的电子交易信息系统,一网汇平台,交易必进场,场外无交易,动动鼠标就可完成交易。

  

整合时间有要求。《方案》要求,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明年6月底前,要形成全市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整合平台有指向。《方案》根据行政管理体制实际,将平台整合设置为市和区(县)两级。凡是由市级审批、核准、备案,以及上报国家审批、核准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和市级财政资金采购、市级国有产权转让、市级土地使用权出让及全市矿业权出让,应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区(县)级层面的,则进入区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民间投资不属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项目业主可自主决定是否进入或进入哪一级交易平台交易。

  

整合平台有机制。《方案》明确,交易服务与交易监督职能相分离,不得存在隶属关系。凡是采取审核招标文件及拍卖文件、出让方案等实施行政审批,或以备案名义变相实施行政审批的,要一律取消。同时,要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实现“统一平台管理办法、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目录、统一交易服务流程、统一交易监管规程、统一交易服务收费标准”。

  

整合平台有监管。《方案》要求,要建立分级监管机制,各担其责;要强化部门监督责任,实行业务属事化监督。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交易过程中的监督和市场主体失信惩戒。如运用大数据手段实施动态监督与预警,对失信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要依法予以限制,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建立评标、评审专家库技术维护,专家使用抽取和专家库运行监督三端分离的管理机制,确保专家库运行安全和专家抽取规范。

二类疫苗全部纳入省级平台集中采购

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将自愿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比照国家免疫规划用的第一类疫苗,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决定先行对一批责任人实施问责;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强化制度监管;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加职工现金收入。

会议指出,疫苗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是不可触碰的“红线”。我国的疫苗体系总体是安全可靠的,凡发现漏洞,必须坚决堵住。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国务院批准组成部门联合调查组,并成立国务院工作督查组,深入开展实地调查,推进全国协查联办,加大案件查办督促指导力度,组织对查扣疫苗开展安全性有效性评估。目前第一阶段调查处理工作基本完成。初步查明,此次疫苗系列案件涉及面广,性质恶劣,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也暴露出疫苗质量监管和使用管理不到位、对非法经营行为发现和查处不及时、一些干部不作为、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教训深刻。会议要求抓紧完成对涉案疫苗接种人群的风险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妥善做好后续处置,并加快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疫苗管理长效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目前各地已立案刑事案件起,刑事拘留人。根据已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下一步还要坚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并根据案件查处情况,提出进一步问责处理意见。

会议强调要立足标本兼治、强化制度监管,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明确一要严格疫苗流通管理,将自愿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比照国家免疫规划用的第一类疫苗,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坚决制止通过借用资质和票据进行非法经营的“挂靠走票”等行为。二要建立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追溯制度,强化储存、运输冷链要求,增设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环节索要温度监测记录的义务。三要加大处罚及问责力度,对非法购销、未按规定储运疫苗等违法行为提高罚款金额,增设对责任人员的禁业处罚,并严格属地监管职责,增加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规定。《决定》还完善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等内容。

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加就业和职工现金收入,会议决定,在去年已适当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三项社保费率基础上,从年5月1日起两年内,一是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二是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现行的2%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上述两项措施的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三是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同时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依法申请缓缴公积金,待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并补缴缓缴的公积金。初步测算,采取以上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多亿元。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今日采购舆情

ggcgyq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xs/18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