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白癜风怎么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4/6302936.html
时至岁末,正是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窗口期。各地以真抓实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复产稳住经济大盘
近日,北京持续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稳经济、促消费,各大商圈客流量增多,“烟火气”逐渐回归。图为游客在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游玩(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支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十二条措施》,重点聚焦纾解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贷款偿还、资金周转等压力,最大限度帮助他们加快走出生产经营困境,助力经济回稳向上。
王先生在重庆两江新区经营着一家建材店,受疫情影响其门店一度暂停营业。“门店暂停营业了,可每个月的贷款利息还得好几千。”了解情况后,重庆银行两江分行及时按政策为其进行减免,助其渡过难关。“利息减免真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增添了发展信心。”目前,王先生的建材店已恢复营业,经营重回正轨。
近一个多月以来,重庆两江新区各银行机构已为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贷款延期还本,涉及金额超6.2亿元;璧山区针对5.2万户个体工商户推出“个体工商户信用便捷贷”,配套资金池1亿元,个体工商户线上即可简便办理贷款申请,降低了融资门槛,提高了贷款效率。
甘肃省近期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强调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快复工复产,及时疏通供应链、销售链梗阻环节,确保企业开足马力释放产能。
甘肃蓝洲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洪泉深切感受到加快复工复产带来的改变。和很多西部内陆企业一样,该企业的原材料和客户“两头在外”。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物流效率加快,企业的生产、销售业绩明显提升。今年截至目前,企业产值已突破多万元。
年末岁尾,各地抢抓时间、鼓起干劲,经济活力有效恢复,市场信心持续提振。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一连串投资项目正加紧推进,外资外企投资临港新片区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12月21日,马士基集团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马士基在华首家智能、绿色综合物流旗舰仓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预计总投资额超10亿元。“临港新片区特殊的区位优势、政策支持,能够助力马士基打造全链条智慧供应链产品。”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说,马士基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物流与服务业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人员流动、商贸活动、快递物流逐步恢复。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以来,邮政快递业加快复苏,迎来新一轮业务高峰,目前全国单日揽收量保持在3.6亿件以上。
在铁路义乌西站,满载集装箱的列车整装待发,“钢铁驼队”将启程穿越欧亚大陆。“截至12月23日,今年‘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共开行列,同比增长23.8%,为保障外贸物流供应链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班列运营方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说,目前“义新欧”已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多个城市。
最近,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五金工具的王根生发现,市场里的外商又渐渐多起来。“12月我已经接待巴基斯坦、也门、约旦等国六七拨采购商,他们中既有老朋友又有新面孔。”王根生十分欣喜。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世界超市”义乌汇集了多万种商品,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这里总能率先感知市场的细微变化。目前义乌常驻外商超过万人,已恢复至疫情前七成水平。
促消费稳投资,多措并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2月15日,在济郑高铁山东聊城段,中铁十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铺轨作业。当日,济(南)郑(州)高铁(山东段)铺轨开工仪式在聊城举行,随着第一对长米的钢轨缓缓入槽,标志着济郑高铁(山东段)开启全面铺轨建设。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看龙门石窟、逛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最近在古都洛阳,一项新推出的文旅惠民活动“行走河洛间·畅游洛阳城”受到热捧。活动开始不足半个月,仅其中“‘最洛阳’惠民体验游”一款产品就销售4.57万份。
“花不到元就能把市里的景点逛一圈,感觉挺划算。”洛阳市民胡女士说,她不仅自己买了好几份,还推荐给了朋友。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进入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年)》发布,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长远谋划;多地宣布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餐饮、运动等多个领域;海南启动“海南离岛免税跨年狂欢季”……
从中央到地方,从着眼长期到把握当下,一系列政策举措聚焦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为消费市场频频吹来暖风。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
目前,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推进,正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临近岁末,丹江口水库下游约5公里处的汉江右岸安乐河口仍是一派繁忙,推土机、挖掘机、渣土车穿梭轰鸣。
这里是引江补汉工程的建设现场。这项可研批复静态总投资达.35亿元的重大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建成运行后将联接起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出口输水隧洞已经具备进洞施工条件,意味着引江补汉工程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的新阶段。”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引江补汉工程丹江口设计代表处处长余义华说。
经济要发展,不仅在于体量和规模,更在于是否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从3D打印到智能机器人,从5G技术到云计算,从物联网到人工智能……加速培育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广东深圳,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近期宣布,该公司目前已经量产的高能量密度电芯产品续航里程可达公里以上。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这家公司已获得沃尔沃、雷诺日产等公司的订单,并进入德国大众汽车供应商体系。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
在安徽合肥,落户“科大硅谷”两年多的霆钧医疗,在今年不仅实现了营收大幅增长,还研发制造出搭载机械臂、集成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口腔临床加工设备,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
12月22日,总规模亿元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注册成立,首期注册规模15亿元,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