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进入主汛期今年还会出现大汛吗专家解

今年6月1日,安徽进入主汛期,梅雨季即将来临。今年的防汛形势怎么样?还会出现大汛吗?备汛迎战工作做得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全省防汛备汛情况。

6月2日,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黄浒河水面上,消防救援队在进行舟艇编队行驶科目演练。肖本祥摄

今年汛期天气如何

——极端天气可能较多,降水量可能“南北多、中间少”

6月4日午后,合肥街头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市区部分路段出现积水。当天,合肥市气象局的暴雨预警已由黄色升级为橙色,并通报3小时内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50毫米。

端午假期安徽省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沿淮中东部、江淮之间、沿江江南、皖南山区部分地区降下暴雨或大暴雨,全省面平均雨量47毫米。受降雨影响,沿江大部分支流发生一次涨水过程。部分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正在按规定泄洪。

刚入主汛期,还没入梅,就发生强降雨,这代表着安徽今年可能会发生极端天气吗?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有多大?

“今年前期我省天气气候特征较为异常,1月1日-5月15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一成,3月17日出现首场暴雨,较常年提前14天,此外,秋浦河出现罕见春汛。同时,淮北北部及沿淮东部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降水南多北少。”安徽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对于今年汛期的天气情况,气象部门认为,今年安徽省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较多,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及高温、台风影响明显。

从降水量看,预计安徽省年汛期降水量总体正常到偏多,淮河以北、沿淮东部和沿江江南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淮北北部偏多两成以上;沿淮西部和江淮之间偏少。淮河以北和沿江江南暴雨日数偏多。

总的来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可能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格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我们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科学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工作,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蔡正中表示。

6月2日,芜湖市防汛指挥部在该市繁昌区荻港镇黄浒河畔开展防汛抢险暨灾害救援应急演练。肖本祥摄

全省“备战”怎么样

——实施防汛“模拟考”,打有准备之仗

“请省气象局汇报天气预测情况”“请省水利厅汇报洪水预报情况”“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工作建议”“同意今日10时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并依法宣布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5月19日上午9时,一场防汛推演会在合肥举行。这场推演,有“三高”的特点:规格高、效率高、实战性高。

说其规格高,因为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并提出要求,足以见得省委、省政府对备汛工作的高度重视。

说其效率高,因为短短几小时,采取视频远程会商、技术专家会诊、前后方联动、指挥部研判决策等方式,演练了防汛指挥决策机制和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工程调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各环节工作。

说其实战性高,因为演练了防汛Ⅰ级响应、淮河行蓄洪区运用、出险涵闸抢险、江心洲外滩圩人员紧急转移、地质灾害防御、巢湖大堤防守、合肥城市特大暴雨防范7个科目,全程贴合实际、注重实战。4位省领导担任推演角色,省、市、县共余人观摩推演。

一场防汛推演,一次“模拟考试”,检查了准备情况,发现了问题短板,熟悉了流程,锻炼了队伍,是坚持以防为主、打有准备之仗的科学实践。

从预演到培训,未雨绸缪,提前备战,全省上下一直紧绷着“防汛弦”。早在今年3月,安徽省水利厅就举行防御淮河、巢湖洪水预演;安徽省防办组织召开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学习研讨会,培训市、县指挥长和防汛业务人员人,各地开展培训场次、培训人员5.85万人。

5月31日,六安市防汛综合应急演练在裕安区城南水利枢纽工程进行。邓元生高陈摄

防汛安全如何保障

——风险隐患“应查尽查”,人员物资“各就各位”

6月2日上午,在位于铜陵市经开区的新兴排涝泵站,工作人员正紧盯着监控设备,查看泵站设备运行情况。

“从实时水位来看,长江水位昨天11.25米,今天已经11.37米了,目前水位还在缓涨,我们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ms/23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