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凯同志,年生,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进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执行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为执行局审判员,一级法官。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夏凯同志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义不容辞,挺身而出,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和防汛救灾党员干部先锋队,坚守一线,履职尽责,让党旗时刻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的一线岗位上飘扬。作为一名奋战在审判执行工作一线的法官,夏凯同志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工作理念,以“多办案、办好案,解民忧、促和谐”为目标,用实干奉献扛起责任担当,践行公平正义,守护一方平安。
夏凯同志曾获得安徽省法院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合肥市包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年合肥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夏凯同志牢记“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作为一名法官,夏凯同志深刻认识到:法官是法律的化身,是正义的使者。公平正义是法律的使命,是法官的追求,法律实现的正义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是具体的、个案的正义,法官的使命就是依法公正办案,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牢记使命,胸怀忠诚之心公正司法
年9月,从审判庭书记员到执行局任执行员;年4月,从执行局执行员到民一庭任审判员;年12月,从民一庭再次回到执行局。夏凯同志的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一次华丽转身,都能将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变动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
年调入民一庭时,“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夏凯同志合理调配工作时间,主动加压,以“白加黑”、“5加2”的工作模式应对大量民事审判案件和执行案件。白天他负责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则用来归纳执行案件的财产线索,讨论疑难案件的执行措施,及时将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进行财产处置。通过不懈努力,法院最终成功通过了第三方评估,夏凯同志本人也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年12月,夏凯同志再次调入执行局工作,主要负责执行异议类案件审理、刑事财产刑执行等工作。执行异议案件因为涉案标的大、案外人意见大、当事人矛盾突出,历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夏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听证会上抽丝剥茧、在裁定书中字斟句酌,只为查清事实、讲清法理,维护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只有做到“打财断血”,只有做到“打财断血”,才能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在办理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执行过程中,夏凯同志落实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细化工作责任,将执行网络查控的财产线索结果与公安移交的财产线索进行逐一比对,对公安机关未能查控的财产线索核实后,迅速进行查封冻结,保证不留一处,不留死角,全面清底。在被告人李某涉黑案的财产刑执行中,夏凯同志通过网络查控发现其名下有个人股票账户但公安机关未予冻结,夏凯立刻采取网络冻结措施,冻结后前往证券公司将其股票强制卖出,共计执行到位资金35万余元。夏凯同志充分运用执行联动机制,联合公安机关及时处置扣押车辆,加速了黑财清底工作的完成。在办理被告人史某某和被告人陆某某两个黑“”财产刑执行过程中,一次性将13辆涉案车辆全部拍卖成功。
“打财断血”强调依法处置,黑恶财产一个都不能放过,但是财产处置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以“疏”为进,刚柔并济,确保合法的财产权益依法得到保护,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处置刘某某、姚某某涉黑案的房产时,夏凯同志查实刘某某与姚某某系夫妻关系,两人育有一个女儿,女儿刚满十五周岁正在读初三,父母被判处刑罚后,主要由外公外母和舅舅负责照顾,现居住在案涉房屋内。在得知法院将拍卖该房产时,孩子舅舅带着孩子来到法院,希望法院暂不处置房产,让孩子安心读好初三。作为一个执法者的夏凯同志同样也是一个父亲,他深知孩子是无辜的,父母所犯的罪与其无关。
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睛,夏凯把孩子叫到一边劝解道:“父母的事与你无关,你要学会面对,相信法律,好好听长辈的话,认真把学习搞好,让父母安心服刑改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对刘某某、姚某某名下财产进行研判,夏凯与其舅舅商量后决定暂时将孩子安顿到一处较小的房屋内居住学习。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孩子舅舅终于表示愿意主动腾房,并将房产的钥匙主动交到了夏凯法官手中,现该处房产法院已经处置完毕。事后,夏凯再三叮嘱孩子舅舅,希望他能够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能因为父母的犯罪影响她的一生。
经统计,夏凯同志承办的十一起涉黑恶财产刑案件合计执行到位金额达二千二百余万元。
牢记使命,胸怀仁爱之心司法为民
作为一名法官,应当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陈某等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共造成1.9万余人损失近6亿元,由于案情复杂,审判流程长,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受害人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