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铁路抗洪灾保畅通纪实工人日报

暴雨!暴雨!特大暴雨!进入7月以来,长三角地区持续强降雨,江淮、皖南、皖西、浙西北等地洪水成灾。

面对雨情汛情、险情灾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干部靠前指挥,做到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铁路单位干部职工合力防汛抗灾,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目前,各级干部直接参加现场抢险人次。

急难险重任务,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抗洪一线,党旗飘扬。在抗洪抢险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铁路党员干部撑起“主心骨”,冲在最前面,守在最险处,争当“排头兵”。“青年防汛抗洪突击队”“青年应急救援突击队”,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防汛一线,筑起了一道道防洪“青春堤坝”。广大职工群众协同作战,积极巡线排险,合力构筑严密防线。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7月17日至21日,皖西暴雨成灾。安徽铁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的六安市裕安区华山大道下穿电厂运煤专用线工程,施工现场受暴雨和两侧河水倒灌影响,洪水淹至屋顶,车辆受阻、人员被困,情况危急!所在项目部迅速组织党团员青年突击队,冒雨蹚水抢险,安排人员步行撤离积水路段,确保人身安全;与洪水搏斗,紧急转移贵重物品和车辆等物资设备。

7月21日上午,现场积水消退,他们鼓起干劲,请专业人员对项目部进行清理消毒,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工作。

车窗外,风雨交加;车厢内,暖意融融。7月9日,江西、贵州等地突降特大暴雨,部分区段线路封锁缓行。党员列车长章宁带领乘务员在车厢向旅客安抚解释,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车上情况,湖口、池州、芜湖站及时配备应急食品,优先向老幼病残孕旅客分发,然后依次向其他旅客有序分发。同时,乘务人员马不停蹄地收拾着车厢和洗手间的卫生。次日凌晨3时28分,列车终于平安到达南京站。

7月13日2时45分,合肥客运段北京二队二班担当的安庆至北京西K次列车,因合九线洪灾限速,列车晚点从合肥站开车。叶文忠、张永忠两位列车长带领车班党员查健、余炳富,耐心地向车厢名旅客宣传解释,利用列车广播致歉,为重点旅客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向旅客提供成本价盒饭,车内卫生随脏随扫,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衬衣。14时38分,列车到达北京西站,受到旅客的好评。

截至目前,上海局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以交班会、视频会、电话等多种形式紧急动员次,成立党员突击队个,开展突击奉献次,共有名党员主动请战,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

运用信息化手段,科技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长三角境内临江、海、河,多山多水库,台风、暴雨、洪灾频发。如何提升科技防洪能力?上海局集团公司树立“防重于抢”的防洪理念,不断增强全员防洪安全意识,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防洪重点地段专项整治力度,提高防洪安全隐患排查质量,严格落实汛期安全行车办法,综合施策做好汛期应急抢险处置,确保汛期行车安全稳如磐石。今年,集团公司投入万元,用于专项整治,用一系列技术与洪水“赛跑”,形成抗洪能力。

“我们与各地工务段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国土和防洪指挥部等部门联系,建立信息沟通及协调机制,随时掌握气候、水文变化及地质灾害监测情况,数据集成高效。”集团公司工务部线桥科高级工程师朱雷负责防洪办工作,他说:“降雨期间,我们安排专人驻守地方防汛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气象、水库泄洪等相关信息,加强汛期雨情预报分析工作,提前对行洪桥涵及路基采取防范措施。”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洪魔来袭,“机器人”上岗。铁路部门充分利用谷歌地图、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及时发现危岩落石、河流改道等影响度汛的隐患。防洪减灾,已从过去依赖“人盯人”“用眼看天气”等传统方法,逐步转向运用智能新技法,借力“慧眼”观天象,做到对铁路防洪抗汛工作提前预知,主动预防,精准防洪。

上海局集团公司防洪办“防洪网”智慧服务平台,像个“智慧大脑”。集团公司上下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实时动态掌握区域雷达云图、天气预报、台风路径、实时雨量、水害地点等信息,为科学防洪提供依据,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进入主汛期以来,浙江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杭州工务段利用卫星云图实时监测各站区降雨量,通过采取无人机配合人工地面巡检的模式,提升汛期巡检效率。

蚌埠工务段与蚌埠市气象局联合开发“铁路交通气象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zy/21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