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区,合肥未来最好的地段之一

李嘉诚曾说过:“买房最重要是看什么?对,他说第一是看地段,第二是看地段,第三还是看地段,那买房看地段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去竟可能的选择位置好一点的地方,有人气的地方,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也会发现,我们很多人在买房时正好也是这样的逻辑。很简单很纯碎、主要就去看偏不偏荒不荒,买房最重要看地段这个逻辑,真的对吗?按道理说,我们不需要怀疑,这毕竟是大佬说的话,但是我们不妨去推一下,如果10年前,年,你走在滨湖新区的大道上,转了一圈,你会在滨湖新区买房吗?如果你用买房地段论的话,我估计你十有八九是不会买的,因为年那个时候滨湖新区压根没有地段优势,都没有人去的地方,哪有什么地段了,年,人都想往合肥一环二环里进,一环进不了,就进二环,是不是这样,再看,回到当下,用买房地段论的话,很多人也不会去新站买房,因为新站也没有什么地段优势啊,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在新站区买房?很简单,合肥西南方向楼盘价格普遍较高,而且又不想去三县,最终被挤了过来,挤到了一个没有人气、感觉很偏、没有配套的地方。

同样,用买房地段论的话,很多人也不会去空港新城,因为实在太偏,等等,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合肥大部分新盘都是处在感觉比较偏的区域,配套大多都不完善,直接看上去地段好像都没有什么大的优势,比如北城新区以北的楼盘、瑶海龙岗区域的楼盘等。

买房最重要的是看地段,是不是这句话错了?其实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分时代,拿合肥来举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造成了合肥房价差异化的演变,下面来捋一捋。

以前上学的时候知道,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比如北京,以故宫为中心层层向外的同心圆模式,上海,以黄埔江为轴线辐射出去的扇形模式。

下面拿合肥来举列,买房最重要的是看地段,这个概念已经不能用在当下合肥城市发展与房价的规律关系上。

十几年前在合肥买房,最重要的是去看地段,那个时候还是对的。

最开始合肥的城市发展也是同心圆的模式,也就是环城以内,一环、二环对外辐射扩张,整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布局在庐阳区、比如商业、政务、文化、金融等,典型的就是各种体育馆、博古馆、图书馆、市政府、省政府、大剧院、商业中心等主要集中在一环内,同心圆发展模式,与房价的关系,就是越往中心区去,地价越高,房价越高,地段越好,由一环向二环过渡到二环以外,房价与地价逐渐降低,人口密度降低。也就说合肥处在同心圆发展模式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能看懂这个城市的,那个时候房价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关系很简单,就是越往里去房价越高,越往外房价越低。10年前很多人在合肥买房就是这么看的,竟可能的往市里靠近,一环进不了,就进二环,而同时期,合肥外围出现的新城新区开发区很多人都不是太感兴趣,再看,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又对滨湖政务高新区那么感兴趣了?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你看,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你不看好,发展起来的时候你就看好了。

年,合肥确定了城市发展战略,合肥城市发展模式开始由同心圆发展模式转变为多组团模式,就从那个时候合肥开始了大建设步伐,多组团模式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合肥开始了向外扩张的阶段,主要分为四大组团方向,展开造城,就从那个时候、滨湖新区、北城新区、新站高教基地、合肥东城新市镇、高新西部、空港新城等区域开始出现,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模式整体是像外的,一开始大部分都是偏僻的地方,这也是为了拉开城市框架,那怎么才能将这些很偏的地方发展起来?让人们进入这些区域?对,就是将老城区里面的各种核心资源逐渐导入到那些新城新区开发区里,因为决定一个区域的价值,决定房子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大的环境,你周边所享有的各种公共服务资源的价值总和,所以到后来,我们会看到,市政府从庐阳区搬迁到了政务区、省政府从庐阳区搬迁到了滨湖、各种政务文化场馆纷纷搬迁新建,合肥主要的省级示范高中也在各大区域重新找到了下家,其他很多现象都是这样,也就说当合肥开启城市发展战略的时候,合肥城市发展与房价的演变关系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政府已经在释放信息,种种现象告诉你,老城区会衰弱,新城区的发展、房价将最终超过老城区,但是我们很多买房人看不到这些,大部分还是在凭感觉偏不偏荒不荒,会觉的,规划就是鬼话,这完全是错误的,要知道,合肥城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规划出来的。

合肥城市发展模式由同心圆模式转变为多组团的模式,不仅仅是模式的转变,更是发展方向、核心资源迁移的转变。这也就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早期的滨湖,但是他依旧会起来,现在的新站也是这个道理。

随时时间的发展,你也会发现,合肥外围很多区域从最初的没有人气,感觉很偏的地方,都变成了合肥环境最好房价最高的区域,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你还说那些区域没有地段吗?现在绝对有了。

合肥城区对外扩张的道路,第一个出现的是高新区、第二个是经开区、第三个是政务区、第四个是滨湖新区、到现在的新站区,这是合肥城区对外扩张的的时间顺序,城市的发展扩张,很多区域的开发并不是同步建设,而是循序建设的结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合肥有的地方发展好,有的地方发展差。有地方房价高,有的地方房价低,从高新区开始到经开区,定位较高,发展时间长,所以整体环境不错,政务面积小,定位高,发展时间17年,合肥房价最高,滨湖面积大,定位最高,房价还有较高的释放空间,新站区,合肥城区最后一个大面积开发的区域,追上经开高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打开地图的话,你也会发现合肥第一个扩展区域高新区开始到现在的新站区,整个趋势像一个时钟在走逆时针的方向。对,到后面你可能会发现新站区的地段优势甚至更加突出。

(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zy/19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