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站中心:以南站为核心,南北地区,具有综合交通、商贸、商务等功能
合肥城市总体规划
“四楔”:城市外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楔形绿地
合肥
城市的发展,最终是要惠及民生随着城市的“扩容”,与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能否同步跟进,是每个市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总体规划》显示,合肥将规划4个市级中心,8个片区中心,若干个社区中心,形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合肥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四脉”:贯穿城市的四条水系,包括南淝河及其支流,十五里河及其支流、派河及其支流、二十埠河及其支流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城市规模
合肥城合肥市政府大楼简介市定位
“三环”:环城公园绿环,二环路防护绿地和高压线走廊形成的一条环状绿带,外围铁路、高速公路、防护绿地等人工和自然要素形成的环状绿化隔离带
此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构建1个中心城市、6个区级综合服务型城镇、27个三级城镇、51个重点镇四级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核”(合肥中心城区)、“一区”(城镇协调区)、“五轴”(东、北、西、南、东南五条城镇发展轴)的市域发展格局
在空间层次上,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市域包括合肥市域行政区域范围,面积1143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北至长丰县行政边界,南至巢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边界,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东至大圩镇、淝河镇、大兴镇等行政边界,总面积约48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为:老合肥市中考成绩排名城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两带控制以老城为中心,完善城市东、北、西、西南部城市功能,重点向南发展滨湖新区,形成组团式空间形态
合肥城市总体规划
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依托水系形成生态隔离廊道要加强对巢湖、紫蓬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东大圩—南淝河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政务文化新区中心:政务文化新区生态绿轴周边地区,具有市级行政办公、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
中国政府网今天发布《国务院关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未来合肥是这样的,一起来看
这其中,市级中心,分别为老城中心合肥市寿春中学学费、滨湖中心、政务文化新区中心和合肥南站中心
逐步把合肥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合肥
未来交通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也将更加美丽在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上,将以巢湖和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自然河流水系、交通走廊防护绿地为纽带,以大型公园为节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三环四脉四楔多园”空间格局
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公共服务三级体系更给力
据悉,本次规划为合肥确定的城市性质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合肥市寿春路中学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城市规模:预测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6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 100平方米
滨湖中心:位于巢湖之滨,具有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功能
此外,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和要求,《总体规划》的内容还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环境保护、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以及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多园”:指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花冲公园、瑶海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
未来人居环境
布局组团式空间形态
合肥
老城中心:位于老城区,合肥市住房公积金以长江路为轴,呈带状分布具有金融、办公、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信息、旅游等功能
合肥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60平方公里以内
消息发布后,引发合肥市民热切关注,记者随即从合肥市规划局了解到关于《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今后五年间,向南发展滨湖新区将是“重头戏”
[导读]中国政府网今天发布《国务院关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未来合肥是这样的,一起来看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