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环保优先原则

始终把群众利益融入发展进程

滨湖新区是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高起点和高标准超前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建设,快节奏推进,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行政办公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建设生态环保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民生引领——

■本报记者 许根宏 张鸣 许蓓蓓

始终坚持规划优先和执行到位

生态引领——

规划引领——

新城建设,民生引领是根本滨湖新区规划之初,便恪守“四个优先”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中,超前规划建设道路和水、电、气等管网,建设各类生态环保工程在社会事业优先中,优先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解决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问题在群众利合肥市滨湖医院电话益优先中,实行“阳光拆迁”,高标准建设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证困难群体分享城镇化成果在聚集人气优先中,优先发展文化和现代服务业,完善街道服务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建设配套学校,为新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在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合肥市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如今,当巢湖因区划调整变成合肥内湖之际,原本位居合肥南缘的滨湖新区,成了合肥市新的中心地带今年10月,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完善了滨湖新区的定位: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生态引领,首要是做好合肥市市邮政编码“水文章”和“绿文章”,实施森林与植被的培护抚育工程、水源与水土的涵养保持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及环湖绿化景观带建设工程,全面启动16公里巢湖岸线以及十五里河、塘西河生态综合治理按照环保优先原则,新区启动之初,便开工建设日处理一万吨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水回用系统率先使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微生物膜技术,分阶段对南淝河两岸全面进行截污,力争“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滨湖新区建设之初,便高举生态大旗,走生态引领的“绿色发展”之路滨湖新区依湖而建、因湖而名,滨湖新区提出“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不新增污染”的思路,对滨湖新区的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性开发,避免了走别的城市城区外迁合肥市住房公积金而污染随行的老路

生态引领,关键在于人类活动中的“绿色生产”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国信达资产、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金融机构综合后台业务基地纷纷落户滨湖新区,并陆续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超100亿元,从业人员近10万人总部经济与高端服务业、会展旅游、旅游服务基地、文化体育、商业居住同频共振,形成滨湖新区六大“绿色产业”集群

芳草萋萋的巢湖岸,小桥流水的塘西河,低碳时代的金融服务基地……如今,“涛声夜入梦,人家尽枕湖”的美好生活,已在“生态滨湖,城湖共生”中初步实现

日新月异的滨湖新区是合肥巨变的一个缩影 11月13日,来合肥出席中国市长论坛的百余位市长,对年轻而充满合肥新市政府大楼生机的滨湖发出由衷的赞叹自2006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建设至今,滨湖新区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区域建成面积18.93平方公里目前,一个拥有36万人口、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社会事业初具规模的生态宜居新城初具雏形

“虽然是回迁房,但小区的建材、配套、环境都是高规格,和其他高档小区没区别”在滨湖家园小区,居民彭玉文说,现在不仅住上了气派的楼房,政府还解决了工作

“虽然土地没有了,但政府让我到工地上干活,爱人到洽洽瓜子厂上班,两人的工资足够一家人生活了 ”包括彭玉文在内,目前滨湖建设工地上70%的劳务人员都是本地农民在“四个优先”原则指导下,新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大部分农民选择本地就业重点中小学等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也迁至滨湖,目前,合合肥市司法局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和合肥师范附小整建制搬迁滨湖,滨湖医院可提供3000张床位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中,现代化滨湖新城朝着宜居、宜商、宜学、宜游的方向发展,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正不断提升

穿行于滨湖新区,无论是巢湖北岸的生态大道,还是郁郁葱葱的塘西河,无论是惬意的休闲广场,还是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浓郁的文化与生态气息昭示着这个城市新区规划的不凡滨湖新区建设启动之初,决策者便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确立了“统筹规划、突出前瞻性、重视个性魅力”的原则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手臂和后背长白斑想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wh/4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