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合肥市按照“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破解科技领域改革难题,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一、出台《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着力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总结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化改革成果,保持政策举措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合肥特色;针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作出制度安排,体现鲜明改革和创新导向。
二、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着力加强面上科技创新工作统筹与协调。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结合合肥特点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增强“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是各级各部门职责所系”理念,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重大规划、重大政策、战略工程的谋划部署,强化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三、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着力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将每年的9月20日设为“合肥科技创新日”,主要活动包含启动仪式、发展论坛、院士专家合肥行、对外科技合作活动、开放科普场所、选树科技创新典型、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等内容,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让“科里科气”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
四、试点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着力增强广大科研人员获得感。在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试点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明确项目依托单位在提交项目申报书和签订项目任务书时,无需编制项目预算,只需明确项目经费总额;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松绑减负”。
来源: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