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庐阳两会献智庐阳建设庐阳区政协三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07.html
  1月6日上午8: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肥市庐阳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区政务中心大礼堂隆重召开。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名委员,带着各界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重托会聚一堂,共商首善庐阳“十三五”发展大计,献智“创新庐阳、品质庐阳、生态庐阳、幸福庐阳”建设。

  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区领导有:区委书记吴劲,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区委副书记张家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人大代理主任、党组书记曹佑华,区委常委姚则邦、郭玉玺、左学和、朱涵、石远芳、李仲生、王芳。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区政协主席谭峰,副主席唐亮、杨智慧、王庆宝,党组副书记王继仙、秘书长尹杨和政协常委。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会场前排就座的有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人武部的领导;区法院、区检察院的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协原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委同志。应邀列席大会的有在我区工作的省、市政协委员;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区政协工作联络组组长;区工商联、区科协负责同志。大会的执行主席是谭峰、唐亮、杨智慧、王庆宝、王继仙。谭峰主持大会。

大会开幕

  会上,杨智慧作区政协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唐亮作区政协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三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年度政协工作成绩突出的提案委员会等3个政协专委会,海棠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区政府办等6家提案承办单位,岳彩莲等36名同志和《关于对庐州历史文化进行整体发掘和整理的建议》等12件提案予以了表彰。

  会议期间,阳阳将为大家带来“两会”专刊,与您一起看“两会”。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年,庐阳区一如既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多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年,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16.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6%,高标准实施“22+7”项民生工程,群众福祉不断增强。民生工程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老百姓可以感受到的地方,群众也真切地享受到了触手可摸的好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让乡里的群众在家门口看上了专业院团的演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让村里的小区有了整齐划一的生态停车场……作为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深耕民生工程,不断夯实“首善”内涵。

守卫公平教育普惠“零拒绝”

  年的夏天,对于还没有走入学堂的小童(化名)来说,“暑假”的概念,在他的小脑袋瓜中越来越清晰,因为暑假一过,他就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背着准备多时的小书包去上学了。终于,等来开学的这一天,一大早,小童就拉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地走进了双岗小学的校园。

  作为一个患有听力障碍、父亲出走、母亲精神失常、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孩子,他是因为教育民生工程而有幸走进课堂和正常孩子一起读书的。据民生工程的政策,残障儿童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面对他们的请求,学校应该接收他们随班就读。

  年,区委、区政府高度关爱特殊群体的教育。根据《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基本标准提高到元/生?年,所需资金分别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分担政策。”

  各校(园)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中也做到了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教育到位、师资到位、服务到位,确保了每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平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实现残疾儿童教育“零拒绝”。当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三类”残疾适龄儿童41个,区财政拨付特教班及随班就读补助经费20.50万元。

守护希望托底就业渠道宽

  

  家住合瓦路友谊苑的祖成文今年50岁,是我区登记在册的就业困难人员。年5月,区人社局为其向托底性安置岗位设立单位进行推荐,帮助其上岗就业,他成为合肥运博电力通讯的一名门卫,值班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其个人及用人单位可分别获得元和元的政府补贴。

  为了进一步解决辖区就业困难居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公益性岗位数量,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创新启动政府购买托底性安置岗位工作,全年完成购买托底性安置岗位个。

  近年来,我区通过政府与企业签订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协议,有效保障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和一定劳动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在本地乃至家门口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已帮助人实现就业,就业单位包括基层非营利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年,在往年就业岗位基础上新增劳务派遣企业、家庭服务业企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等单位,专门由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战略性合作、承包等方式,购买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性安置。

  据了解,我区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于年初建立了“政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企业(基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持工作体系,在社区设立就业扶持工作服务站,全天候保姆式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对已上岗的就业困难人员不履行职责、有违法乱纪行为的,用人单位可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务)合同。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对购买至少三年服务期满的人员进行留用,并给予一定的政府资金补贴。

  除此之外,我区以就业为本,通过联动助推、平台助跑、模块助跳,大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扶持工程项目,完成就业技能培训人,拨付资金余万元;公益性岗位开发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完成70人;稳定提供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守住健康暖心医疗获点赞

  

  年12月30日,朱大爷一早来到双岗街道一里井社区服务大厅,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班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使用自助式“健康小屋”为自己测量了血压、血糖以及骨密度——在我区去年新建的健康小屋内,多项体检项目都免费向居民开放,居民只需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行体检,并当场拿到体检报告。这些数据还会上传到   健康守护,我区卫生计生民生工程在行动。去年,我区基层卫生的服务人群不断“提标扩面”——50多个覆盖全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小组,以社区老年人、慢病病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其他特需人群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定期上门和预约上门服务,目前全区共签约3.5万户7.2万名居民享受了家庭医生提供的健康服务。在实现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便捷化的同时,我区还创新了家庭医生“积分制管理”、“粉丝签约”等载体,建立家庭医生与患者之间稳定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签约居民的依从性、健康人群管理率。此项举措被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全科医学专题片选中,拍摄的内容作为惠及民生的典型在全国全科医学大会上播放,获国家卫计委领导充分肯定。

  全年,我区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累计投入.16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补助年度目标任务14万人,已完成人,完成率.07%。全区共完成为辖区所有居民电子建档份;为0-6岁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人,接种一类疫苗针次;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人。创新开展慢病免费治疗,今年全区免费发药价值80.6万元,有效减轻了慢性病困难家庭的看病负担。

守望“夕阳”老有所养争率先

  年10月30日下午,在林店街道金池社区,一本本崭新的、封面上写有老人姓名的老照片纪念册被分发到各个老人手上,老人们也在现场为后辈们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此次活动由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庐阳区实践家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策划。“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为老服务社工、协理员进驻社区后,从专业角度调查、评估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结合社区实际开发老人需要的新的服务项目,整合发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效。”金池社区负责人表示对为老服务社工、协理员的工作表现予以了肯定。

  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组织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与活动,我区于今年年初在全省首创试点政府向第三方机构购买社区养老服务岗位,包括老年服务社工、老少活动社工和为老服务协理员等岗位。这些专业的社工和协理员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活动等专业工作方法,为社区老人、儿童,尤其是社区的特殊老人(失独、空巢等)提供社会关怀等专业服务。目前,我区已实现城市社区购买社区养老服务岗位全覆盖,共有77名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

  一直以来,我区为老服务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通过试点创新,推进服务力量、服务职能、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四项转变”,率先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搭建养老服务体系、率先整合养老服务工作职能、率先试点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率先购买社区养老服务岗位。这“四个率先”让庐阳区的为老服务工作形成走在全省前列的养老服务“庐阳模式”,曾获合肥市政府工作创新提名奖表彰。

  我区还将科技的最新成果应用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选取乐年杏花院、乐年大杨院为试点,安装各类安防、视频、紧急呼叫等设备,为开展居家养老物联网应用做好准备。发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资金总额万元。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家。全力推进“银龄安康行动”工作进度,为出现意外的老人理赔13万元。

守护家园安居梦想成现实

  年9月15日上午,推土机敲下了五里片区城中村改造征迁的“第一锤”,这标志着迄今为止合肥市最大的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户居民将告别居住多年的房屋。“小侠们不用住这么破旧的房子了。”推土机旁,72岁的胡冠中期盼着,等搬进新家时,可以抱着曾孙,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五里片区城中村改造系今年我区“两路两片”重点改造征迁项目之一,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实现人居环境的持续改观,今年我区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提高城管理水平。全年征迁房屋76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万平方米、城市支路37条,完成绿化面积近百万平方米。荣获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去年,我区加快回迁安置,卫庄、昆仑花园二期等安置房建成交付使用,万大郢、耀远路等13个项目群众全面回迁安置,湖畔新城安置点荣获全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奖。完成皖琼小区、粮机厂宿舍等1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在全市率先出台《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勤劳巷等6条小街巷和36处小区排水设施改造,城市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同时,建设公租房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套。除了确保工程进度,强化质量监管,同时严格落实了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分配政策,确保分配公平,有效缓解辖区内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编后

  今年,安徽省政府确定实施33项民生工程,我区根据实际实施了其中的22项,这其中,提高标准的项目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7项。在市级项目方面,实施五保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等7项民生工程。另外,我区还实施了城乡低保家庭在读大学生学费补助等多项区级民生工程。

  29个项目,涉及多个区直部门,如何保证民生工程的实施进度?责任主体图、实施进度图、资金拨付图、宣传活动图,在该区民生办的4块图板上,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在全省率先以‘挂图作战’的方式来推进民生工程,以‘图’管项目、抓项目、推项目,按时召开调度会、制定工期表、建立倒排机制,动态实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精准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区民生办负责人表示。

  民生工程实施中,资金保障是民生工程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我区采取了“预算初审、测算再审、拨付终审”的“三审”流程,早在年5月已完成民生工程区级配套资金的拨付工作。同时,对于上级补助资金,我区采取了资金预付、垫付等手段,加快资金拨付,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民生工程的宣传活动也丰富多彩,“写画讲唱演”精彩纷呈,“群众话民生”、“童眼看民生”、“童手绘民生”等活动层出不穷。同时在全省率先发布“民生?庐阳”手机软件,打造综合政策宣传、公开公示、民主监督、建后管养等各方面的便民软件,在方便居民了解参加身边项目点开展活动的同时,也提供了社会舆论的渠道,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民生工程使用管理新机制。

已经到来

新的一年

你想要重新记录生活吗?

『致我亲爱的生活

庐阳区首届微视频大赛』

waitingforyou

(1)比赛设微视频大赛作品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最佳人气奖1名。

(2)获奖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一等奖00元,二等奖元,三等奖0元,优秀奖0元,最佳人气奖元)。所有投稿作品均有机会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比赛详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wh/18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