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照片丨年前,一名日本教员拍的

北京扁平疣哪个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9/8605173.html

时至晚清,明治维新致日本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新式学堂在成都开办

迎来了日本教习以及欧美教习

两者的交流

给清末的成都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年初,也就是一百多年前

一位名叫山川早水的日本人

因为受到了四川武备学堂聘请

便以教员的身份

开始了自己的“蓉漂”之旅

1

这位被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总理胡峻从日本挖来的山川早水,他简直就是个汉学家。除了熟读中国国学经典例如《国语》《左传》《广韵》外,还涉猎了不少兴趣读物,比如《江赋》《杨升庵集》《太平寰宇记》《栈云峡雨日记》《水经注》等,对诗词大V的金句更是牢记于心,引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在成都的日本教员

考虑到要来成都了,他还特地读了诸如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傅崇锯的《入蜀旱程记》,作为旅居攻略。完全看得出,这位山川早水,不仅是个汉文化爱好者,还是个蜀文化宅。他来成都教授日语,既能满足教育需要,又不会给学校增添太多财政负担。

2

“区区中国旅行,虽无可言及壮与不壮,但面临跋涉梦寐以往之巴蜀山水,足克医烟霞之痼疾。”年2月,29岁的山川早水踏上了前往成都的路程,面对即将所见的梦中之景,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在今天,如果我们要从成都到日本大阪,吃了午饭坐飞机出发,只用四个多小时,抵达日本之后,刚好吃晚饭。然而在一百多年前,山川早水从日本赶来成都,顺利的话,要用一个多月时间。当时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都是要先到湖北宜昌,然后水陆并进。要么坐船一直到万县,由陆路,过剑阁入蜀;要么逆流而上到重庆,再走到成都。两条线路,不论是翻越秦岭还是逆行长江,都能体验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山川早水所乘的邮轮

最终,山川早水由湖北沿长江溯流至四川万县。经过11天的航行后,船舶抵达万县,山川早水一行人继而走陆路。在梁山和大竹的交界处,蜀地的气息已经十分明显:“隔着小溪,群山对面,有几户茅屋,分散各处,有的屋顶上挂着一缕炊烟。山顶上可见纷繁的杏花,霏雨之下,花色特别娇艳。蜀山春雨之奇景,实乃一篇天地自然绝妙之佳作。”虽然路途艰辛,但好在一路上,山川早水拿出了作为一名vlog主的修养,在游记里边该说说,该笑笑,还时不时跟一些中国大V搞点联动。当他坐船行至夔州时,发现浔阳江上每晚真的有三四只艺伎船出没,每只船上都有一名艺伎和拉琴的男子,划着渔舟,船灯摇曳,弦音流动于江中上下,俗名“唱灯儿”。山川早水对着镜头自述说:“我语言还不太通,听着弹词虽不知道意思,但是真的“斯国一”(厉害)。”说着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一路上,最能让山川早水滔滔不绝的,还是这些中国的文人雅客。虽说他此行是去成都当老师的,身份上与以往来中国的遣唐使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来传播知识,后者是来学习知识。但愿意来成都,何尝不是为了瞻仰那些以往只能出现在梦境里的“西岭千秋雪”“东吴万里船”,那些“山桃红花”“蜀江春水”。

3

年4月1日,山川早水抵达成都北门驷马桥。此时的驷马桥尚在成都城区郊外,周遭农舍田野棋布,一派乡村景象,由此入城尚有5华里路。抵达成都,有朋友接风洗尘,山川早水在当日日记中写道:“从万县出发历时十四天,行程共一千一百五十七清里。当晚各位日本朋友设宴款待。”

年的安澜索桥。山川早水(日)摄

山川早水是四川高等学堂聘请来的日文教习,但他担任的是临时性的教职。与初到蜀地的游客类似,他参观了文殊院、青羊宫、峨眉山、都江堰等各类古迹,同时记录下青羊宫花市、文庙孔子祭奠仪式、锦江放生会等风俗活动。此外,再加上日本教习的身份,他还历访了四川总督、布政使、满洲将军等人。百年前成都全城划为三块,东为华阳,中为成都府(内含皇城),西为满城(即古之少城),皆有城墙围护。

武侯祠琴亭-年山川早水(日)摄。刘永禄提供

成都给山川早水的最直观印象,便是“街道整洁”。听到这句“我去过的城市中,还未见到像成都这样的城市”,如果这真是部vlog放在今天,作为一个成都人,多半已经点赞并转发。山川接着介绍了成都的街道,“场地虽小,但如果不熟悉地理,犹如踏入迷宫……”为了便于理解,又补充了一句“可以说,甚似东京”。还有锦江。“锦江”这个名字来源于它最初的用途——“濯锦之江”,这跟依托城市的河流发展染织业的京都鸭川,也有几分相似。一边说着,山川早水又去打卡不少名胜古迹:建于秦朝的西楼;康熙六年修建的的严真观;诸葛孔明送别费祎的万里桥;还有山川早水称是“自己见过最华丽的牌坊”双孝祠。

锦江

山川早水不仅记录蜀历程中的景物和观感,同时考证古闻旧事。他还重点描述了成都“皇城”,即前蜀和后蜀的皇宫、明代的蜀王府所在地。皇城原有的建筑在明末清初毁于战火,清朝时改为贡院,充当乡试的场所。科举废除后,城内“现有的楼房有宝川局、军装总局、成都丰预分储仓、劝工局、阳华常丰仓以及贡院等”,其中大部分的建筑当做各类新式学堂。

皇城南门年山川早水(日)摄(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

彼时的成都也开始有了国际化的气息。不少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的人都居住在成都,教堂、钟楼等西式建筑,也开始出现。因为地处西南,交通不便,所以成都人与外国人的接触很少,由此并不惧怕与顾忌外国人,总体来说,态度友好。想必这就是成都人的包容。

4

转眼过去了百年,蜀道自不像以前那么艰难,入川出川,如履平川;诚然少了很多古迹,但也增添了不少新的景色。时代的波浪,既在拍打,也在推动着成都。唯独成都人的脾气与秉性,在这片天地下,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山川早水这样介绍蜀人,“因为地势与中原相隔,自称是别有天地的山国。沐浴着丰富的自然给予恩惠的人民,其气质一般是平静的”。

清末武侯祠大门外还是一片田野-年山川早水(日)摄-刘永禄提供

蜀人不用为了基本生存而努力挣扎,所以不躁动、不激烈,尽力地维持现状,保守本分,易于满足,平和无争。少了几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倒是多了几分温顺与风雅。就像青羊宫开办的花市、草堂“人日”、四月八日锦江的放生会,人们参与着寺庙园池的布置,用盆景赠答,表示心意。当然,如果遇上了敲竹杠,也不必太惊讶。山川早水记述,在花市中,那种用竹竿零时搭起的饮食店不少,店里热气腾腾,有一位日本女教习在一家五香菜串店,喝了一瓶酒,吃了一盘红烧鲫鱼,一碗荞麦面,要价二两。第二天她不知怎的生起气来,认为被敲了竹杠,跑到四川总督那里告状。对此,山川的评价是,“真乃僻乡之奇谈”。不知道这“奇谈”说的是敲竹杠一事,还是告状一事。

5

在他“蓉漂”期间,对蜀地游踪作了详细日记并摄影,这些日记总计20多万字,收录了自己在四川拍摄的多幅照片,年东京成文馆将其定名《巴蜀》刊印成书发售。

  年出版的《巴蜀》

此书因其图文兼有,记录深广,甫一问世,即在日本形成广泛的影响。《巴蜀》对百年前四川的民情风物记录详尽。如记录当时成都市面上的洋货,就有毛巾、大小钟表、鞋、玻璃、刀具、金属器具、玩具、罐头、糖果、药品、西洋食品、陶器、洋伞、文具等。而其间德国商品以其质优价廉颇受成都百姓欢迎。又如详尽记录了乐山、峨眉一带白蜡的生产,从蜡虫的培育、运输,到蜡烛上树、集蜡,都一一记录,今日读来颇可一窥彼时传统手工业。

年的中译本《巴蜀旧影》

山川早水的四川之旅开始于年。总的来说,他的“蓉漂”生活不算太长,一年之后的6月,便返回了日本。昔日侨居成都的旅人们,常将离别之地选在望江楼,因为是东门外大码头发船,到望江楼停泊。山川早水也将望江楼作为了归程的起点,在望江楼上与友人互相祝愿,相约来日再见。这一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尊母命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一年之后,赴日的刘师培写下了《日本道中望富士山》,满篇写日本,用的却都是中国的意向。他们又都挥手告别异国,身后的时代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旧影。

综合:看四川、华西都市报、川报观察等

约一场冰雪狂欢!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月底亮相成都!

7分钟精彩视频看成都府南河的70年

5月,成都双流机场全球第一忙!

成都这个小区太牛了,居然藏着一架飞机!机舱是超市,机头搓麻将(视频)

川航史诗级备降事件报告公布惊险细节:英雄机长高空缺氧飞行19分54秒!

成都,一个跨越千年的“越山计”,隐藏着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原因!

成都人,为啥喜欢路边摊?

成都城东最大书店开业,超美(组图)

中国最具CP感的城市,你会选哪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feishizx.com/hfsms/20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