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商报
孩子读书困难的消息越来越少了
“中国好人”黄先明葛惠珍眼中:教育资源在逐渐均衡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从“合肥好人”到“中国好人”,他们守公德、严私德,是文明社会的践行者,奉献自己,温暖他人。本报“人民眼中的新安徽”专栏本期推出“好人篇”,从他们的故事中,读出安徽人的勤勉与良善,他们来自基层,也参与见证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出一份力。
10月13日,本报爱心面对面栏目《爱心油画义卖筹得善款万余元》见报,“中国好人”黄先明爷爷和老伴葛惠珍奶奶看到报道后,得知残疾人李玲又身患癌症,立即联系社区,在本报及合肥市蜀山区金湖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送去了米、油、奶粉等生活物资及元善款。
两位老人与李玲已是老朋友了,自年起黄先明与葛惠珍夫妇捐资助学,至今已经帮助了百余名困难学子,累计捐资90余万元,其中李玲的儿子从小学起得到老人的资助直到中专毕业。